蘿蔔纓(白色)1
適量剁碎的辣椒
豬肉100克
調味品
適量的色拉油
適當的含鹽量
醬油適量
壹點糖
辣蘿蔔葉的做法
1.將蘿蔔纓切碎,用鹽腌半天或壹天,瀝幹水分,然後瀝幹。
2.熱鍋,先倒入切好的肥肉丁,小火煸油。然後倒入瘦肉絲,翻炒至變色,即可出鍋。
3.鍋裏留底油,倒入蘿蔔纓絲翻炒。
4.加入剁椒、生抽、糖翻炒入味。
飲食常識
今天分享的配菜主要是蘿蔔纓,先腌制後油炸。可以算是揚州的民間小菜了。在當地方言中,這種做法被稱為“盤坐”(音似)。以前綠葉菜也比較稀缺,不可能用蟲眼扔枯葉。甚至連蘿蔔葉、蘿蔔纓等邊角料都顯得彌足珍貴。我不忍心浪費這些下腳料,就用鹽腌起來,然後放油裏炸。就連這種食物,平常日子都吃不到,過年也願意拿出來嘗壹嘗。
現在日子好了,肚子裏的油水也多了。如果我吃膩了大魚大肉,我會想到壹些清淡的菜。做這道菜不壹定要用下腳料。有現成的蘿蔔纓賣,價格比青菜還貴。
做法是先把菜剁碎,用鹽腌半天或壹天,把水擠出來再放油裏炸。綠葉菜吃油,多放點油,豬油比較好,炒出來的味道比植物油香。以前炒菜用豬油,菜和飯都用豬油,不吃三高。現在我們窮的挑剔,財富病也多。如果沒有豬油,就點些肉,肥瘦分開切絲,先把肥肉擠幹,把油擠出來再炒瘦肉。
揚州人常用的菜是香豆幹或豆幹、毛豆、肉絲,書房裏會放壹些筍丁、香菇丁、小蝦米。還有壹個省事的方法,就是簡單的炒菜,但是肉絲要放進去,有點馬虎,不太幹。有“食坐”壹碟,飯後粥就省了,其他神馬山珍不要了。
今天用的材料是蘿蔔纓,也可以用青菜或者其他綠葉菜,能謀生的話可以用下腳料。蘿蔔纓經常被我們丟棄。其實它們的營養價值不亞於蘿蔔。
中藥也叫蘿蔔葉,性味辛、苦、平。入脾胃經,有消食理氣、化痰止咳、清肺利咽、化瘀消腫的功效。咽痛,食積,腹脹,咳痰都有效。
從營養的角度來說,蘿蔔纓富含VC、VA、VK,鈣、鉀、鎂等礦物質的含量也遠高於蘿蔔,因此也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對眼睛也有壹定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