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子雞看似是壹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但其實它可以源自於土司時代,既可以是家裏飯桌上經常出現的壹道菜,也可以是出現在宴席上的壹道體現主人廚藝的大菜,是壹道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名菜。最早是收錄在川菜菜譜中的,當時的名字叫做貴州雞,後來又被漸漸叫成辣子雞並且流傳至各個地區。
辣子雞的制作方法
辣子雞原料:
雞翅中段300克,幹辣椒50克,花椒粒1湯匙,蔥15克,姜15克,蒜15克,紹酒1湯匙,醬油1湯匙,糖1茶匙,鹽、味精、香油適量。做法:
1、把雞洗凈,剁成小塊;把幹辣椒剪成段;蔥切成段,姜拍成塊、蒜切片。
2、把雞塊用紹酒、糖、鹽、蔥段和姜塊腌上,至少半個小時。
3、炒鍋置旺火上,倒入半鍋油,燒至五六成熱時,下雞塊炸;要把雞塊表面的水分炸幹,待雞塊收縮顏色炸成金黃色時撈出,控幹待用,並撿去蔥段、姜塊。
4、炒鍋裏留4湯匙油(50克左右),燒至五成熱,放入幹辣椒段、花椒粒、蔥、姜、蒜炒香,馬上投入雞塊炒勻,烹入醬油,滴入香油,最後下味精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提醒: 雞塊別切太大,否則不易入味;下油炸時炸得太幹就不好吃了;待幹辣椒和花椒粒剛炸香時下雞塊,千萬別炸糊了;幹辣椒、花椒粒的數量按各位口味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