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舟山,壹個由1390個島嶼組成的地級市,我去了它最北的島縣。

舟山,壹個由1390個島嶼組成的地級市,我去了它最北的島縣。

許婧

中國有壹萬多公裏的海岸線,大大小小的沿海城市不計其數。舟山是壹個特殊的城市,有1390個島嶼。嵊泗縣是舟山群島最北的海島縣,浪漫的海島風光壹年四季都吸引著遊客。

枸杞島|海洋牧場

嵊泗諸島中最著名的是枸杞島和嵊山島。兩島最近的岸距只有700米,由壹座跨海大橋相連。枸杞島因島上的枸杞而得名,現在島上的主導產業是種植貽貝,被譽為“貽貝之鄉”。農民把貽貝掛在苗繩上,然後種在海裏。壹排排泡沫筏上系著貽貝苗繩,每畝海域可鋪設上千條苗繩。枸杞島有萬畝蚌類,幅員遼闊,島民稱之為海上牧場。

貽貝也叫海虹,或青口,產於中國沿海地區。小時候去青島玩,沖到海邊巖石上的小海裏,能挖出很多紫貽貝。

厚殼貽貝在枸杞島養殖,比紫貽貝大得多,也肥得多。這個季節正是貽貝成熟的時候,肉質肥美。

歐洲人也吃很多貽貝。在法國,它們與洋蔥、歐芹、白酒和黃油壹起烹飪,並伴有法式炸薯條,稱為油炸土豆條。我參加過比利時的Moules Festival,所有的餐廳都是把客人吃的河蚌倒在門口。誰的房子最高,誰的生意就最好。說明歐洲人愛吃河蚌。

島上到處晾曬海產品,貽貝分開處理後在竹簾上晾曬,形成“弓形”。還有很多魚鯊,就是把魚幹切成兩半,放在漁網上晾幹。這個島的另壹個特點是沿路都有漁船。枸杞島生活在海上。漁民和漁船同病相憐,所以珍惜。漁民把船拖到岸邊維修,拉到山坡上。盤山公路兩邊壹條船連著壹條船。

聖山島|百年漁場的前世

穿過三角江橋,來到漁港小鎮勝山。汛期,千船雲集,桅桿如林。

舟山是世界四大漁場之壹,聖山漁場已有百年歷史,是舟山漁場的中心。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有“萬漁船會聖山,十萬漁民會”的盛況。隨著漁業資源的減少,聖山失去了往日的喧囂,開始了產業轉型,以自然風光和原生態的漁民生活吸引遊客。

漁民樸素的願望,除了“平安”,就是寫在船上各處的“頭發”。

聖山島的壹天,從看日出開始。聖山舊稱,意為“諸島盡”。這是中國最東端的島嶼,海的另壹邊是日本。在這裏妳可以迎來祖國東方的第壹縷陽光,東崖絕壁是最佳觀賞點。

東崖上的懸崖位於聖山島的最東端,這裏有壯麗的海蝕地貌,以峭壁怪石聞名。

被英國《每日郵報》評為廢棄景區的猴頭灣村,就是現實版的《綠野仙蹤》。

路透社在描述這個地方時寫道:時間靜止了,自然開始收回屬於她的東西(時間在這裏停止,自然拿回屬於她的東西)。

這是壹個廢棄的村莊,家家戶戶都爬滿了爬山虎,植物肆意生長,層層翠綠。

聖山島上最美的蘇民坐落在壹座小別墅高懸在海邊的山坡上,迷人的海景盡收眼底。

最神奇的是遊泳池。清澈的海水仿佛與大海相連,可以拍出希臘風情的美照。

房間裏最大的驚喜是俯瞰海上牧場的大落地窗。房間也是全白,隔斷做成圓弧形,線條簡潔圓潤,是回歸自然的愛琴海建築風格。前後兩座建築既保持了“與自然相融”的相同特征,又各有獨特亮點。二期房間壹樓可以直接走進遊泳池。

B&B的主人是壹對夫婦,男主人是設計師,女主人是本島人。兩位年輕人對B&B有自己的理解,帶回了大城市的設計和服務理念,形成了令人耳目壹新的作品。

這座島原本是漁民的樂土,客人不能指望在城裏住宿獲得健康和服務。

自從枸杞島上開了樓房,聖山島上開了別墅,就成了島上的標桿,其他民宿也把房子刷成了白色,和原住民的房子明顯不同。

越來越多的人把這裏比作中國的聖托裏尼,越來越多的人回鄉創業。白色的房屋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勾勒出迷人的海島風情。

怎麽去:微信官方賬號嵊泗汽車總站買聯票。

從上海出發,南浦大橋客運班車1.5小時到達沈家灣客運站,高速客船1-2小時到達聖山島碼頭或狗岐島碼頭。

聖山島生於野外。

跳到另壹個嵊泗離島黃龍島。從上海出發,要先從沈家灣客運站坐船到嵊泗島上的四角李竹珊碼頭,再轉馬繼山碼頭,再轉黃龍島。

馬跡山是壹個有懸浮水的小島,和四角島之間有壹座橋。

這個工業港,就是亞洲最大的礦石中轉樞紐寶地——崗馬跡山鐵礦石中轉港,這是非常難得的工業景觀。

黃龍島的船上遊客很少,很容易通過膚色區分當地人和外來人口。很明顯,我混在壹條滿是漁民的船上。

與千船雲集、數百漁民奔赴東海的聖山漁場相比,這是壹個因水而生的小漁村。材料都是運到島上的,所以不是很富裕。島民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幾乎家家以捕魚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維持著最原始的漁村。

島上雖然有七八千登記在冊的人,但能看到的島民卻很少。年輕人都去大城市打工了,大部分都留了下來。和漁嫂聊天,這裏沒有四十歲以下的漁民。“船太苦了,我們不會讓下壹代再上船了。”

在漁業之外,當地政府開始引導旅遊業的發展,於是有了“石村船論”這個項目。政府修路,改建原來廢棄的工廠,民宿裏的房間混雜在島民的房子裏,分散在山路沿線。

為了更專業地經營,B&B品牌“野生歡樂”被引進到島上進行管理。“歡喜之野”這個名字,來源於《山海經》,原意是“壹個被遺忘的美麗地方”。這是壹個來自莫幹山的民宿品牌。它知道如何動員城市裏的年輕人參與進來,也知道如何訓練當地的魚妹妹為客人服務。

遊客開始陸續到來,開始給黃龍島引入新的活力。很多當地人因為這家民宿改變了生活,打掃衛生做飯的阿姨都是當地島民。

黃龍島盛產花崗巖,赤壁山為花崗巖海蝕地貌。“石村船論”位於支嶴村,綽號“石村”。這個村子就地取材,用花崗巖建造房屋。依山而建,戶戶相連,沿著彎彎曲曲的臺階,壹不小心就能走到另壹戶人家的屋頂。

站在山坡上的燈塔上,整個村子看起來有點像“海上布達拉宮”。

B&B二樓的露臺是壹家咖啡店,隨著海風喝壹杯咖啡,順著海浪的頻率,所有的情緒都沈了下來。

黃龍島的海水格外平靜,海浪的翻滾很溫柔,顏色就像加了壹層《海傑日記》的濾鏡。

遠眺元寶山,山上的元寶石是氣動石,形似元寶。

站在元寶山上,黃龍島是壹座綠色的島嶼,四面環海。毛細街巷在半山腰縱橫交錯,還有高聳的燈塔指引回家的路。

島上有壹條濱海公路,全長8公裏,壹半是山,壹半是海。《西遊記》將島上的村落串聯起來。

人生總有很多圍城。我不記得在家吃水果了。島上的水果很少見,但我不得不吃。我沿著小路走,穿過壹棟棟房子。爬了幾個小山坡,終於找到壹個小賣部,買了壹串小葡萄。我非常高興。對了,我偷看了漁民家。該吃午飯了。家家戶戶都在門口的池子裏殺魚。海鮮面是島上漁民的主食。

這裏的貓狗有源源不斷的海鮮吃。狗看到漁船上岸,都高興地搖著尾巴跟著。

接著去島上最繁華的南港漁村。島上有唯壹的商業街“壹米街”。狹窄的街道,只能瞥見天空,遇到人需要放下側肩,否則會不小心把對方拱進街對面的店鋪。

魯豫漁民散養的梭子蟹,31斤重,比城市裏的便宜很多,而且質量上乘,所以選了幾個大的晚上加菜。

第二天是在黃龍島釣魚。繁忙的碼頭上,漁民們做好了捕魚的壹切準備,在漁船上升起了壹面嶄新的國旗,迎接出海的日子。

男人出海,女人要做好飯給男人練。前壹天晚上的魚嫂大賽,是女人的舞臺。

村幹部是評委,現在是梭子蟹的季節,必點的菜是梭子蟹,另壹個是自由發揮。

每壹個環節都要引來圍觀者的驚嘆。漁民的妻子們用自己的努力,攪動了原本寧靜的夜晚。

評選結束,大家蜂擁而至品嘗。九月的“奶油蟹”肥嘟嘟的,無論怎麽做都很好吃。

去回民宿的路上天已經黑了。我想坐在露臺上看海,但是天很黑,只有海平面上微微的亮光,漆黑的夜空中開了很多洞。除了洶湧的海浪,這裏出奇的安靜,壹切都仿佛凝固了。

第二天早上,我和漁民去釣魚。拖網捕魚簡單粗暴。船底掛著壹張大網,在海裏兜了幾圈。壹些雜魚蝦蟹上線。

本來幻想著可以去船頭感受壹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感覺。然而,看似平靜的海面蘊含著無窮的能量,小漁船在海浪中上下翻滾,壹吐就措手不及。畫面還是很悲劇的。連滾帶爬上岸,沿著海岸線往回走。

當地島民看到有人來,會覺得很親切,會主動攀談。

與旅遊業成熟的海島不同,黃龍島沒有商業氣息,島民很淳樸。站在路邊,總會有人上來搭訕。我聽不懂當地的方言,但他們能聽懂我的普通話,談話變得特別有趣。我需要壹直猜測他們在說什麽,所以他們非常耐心地壹遍又壹遍地重復,直到我明白為止。

壹路上,壹個漁民大叔給我看他早上釣到的石斑魚。壹個年輕人騎著摩托車繞道帶我去惠民小屋。壹個魚嫂子給了我壹袋新鮮的河蚌,我想給她錢。她連連擺手,“好吃,壹會兒過來玩”。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為,如果來的人多了,這個島就會被更多的人認識,變得受歡迎。

中午12點正式開始捕魚,島上數百艘漁船在鑼鼓聲中起航。為了保證源源不斷的水產資源,讓魚類有更多的時間繁殖,東海每年都要實施為期5個月的休漁期。在捕魚之前,島上會有壹系列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和海上祭祀活動,祈求平安和豐收。捕魚當天,所有漁船同時揚起風帆,乘風破浪,開始新壹輪的農、牧、漁。

吳彥祖在島上建造的“美麗屋”源於與浙江衛視欄目組的壹次合作。房子建在東咀頭村,石屋依山而建,三面環海。

由於地處偏遠,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或移居外地,只有老人留在家中。慢慢的,留下來的人越來越少,只有不到十個人住在那裏。節目組帶著眾多明星趕到,在面朝大海的懸崖壹角重建了村裏最漂亮的房子。

村裏的其他房子都面朝陸地,以防止海風的侵蝕。這裏是唯壹壹棟有面向大海的大落地窗的房子。

黃龍島不大,開車環島只要壹個小時。這裏曾經被稱為中國農村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因為沒有平地。島民挖山開道,依山勢逐層建房,房屋層層疊疊,嵌於山崖之中。今天捕魚開始了,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出海了,只剩下老人、女人和孩子,村子變得空蕩蕩的。魯豫壹個留守婦女,在補漁網的洞。

走的那天早上下雨了,我收到了客運站的短信。晚上的航班取消了。島上的生活壹定很隨意。這裏說沒有船就沒有船。刮風下雨時,船不能航行。來到島上,就得以島的速度生活。每個人都不著急做任何事情。城市裏的那種計劃在這裏不是每分鐘都存在的。自然是主人。我們能做的只有隨它去吧。

怎麽去:微信官方賬號嵊泗汽車總站買聯票。

從上海出發,南浦大橋客運班車1.5小時到達沈家灣客運站,高速客船不到壹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嵊泗島四角李竹珊碼頭,然後打車到馬繼山碼頭,買當天的船票到黃龍島。

校對: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