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電視新聞界有個習慣:凡是適合現場報道的新聞,絕不會以其他形式報道。原因不再簡單:現場報道最能體現新聞事件的現場感,讓觀眾有無可挑剔的身臨其境感。
在電視直播報道中,記者以采訪者、見證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出現,他既是新聞的主體,也是新聞事件的主體。此時,記者要貫徹現場報道節目的意圖,現場報道是節目與觀眾之間的紐帶,是整個報道活動的核心,是決定現場報道成功與否的關鍵人物。在這裏,記者的主體地位和關鍵作用得到了清晰的展現。
既然記者在現場報道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麽如何充分發揮記者的這種地位和作用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所謂的作用,其實就是提高記者對現場的把握能力。這些功能包括:
1,實地觀察判斷能力
在新聞現場用眼睛觀察、收集材料,稱為“觀察采訪”。它具有記者眼睛和攝像機眼睛的雙重觀察。
記者到達報道現場,首要任務是觀察現場,了解現場,掌握基本情況,確立采訪思路。比如記者接到壹條新聞線索,大運公路上發生壹起嚴重車禍,大巴車與貨車相撞,人員傷亡嚴重。記者趕到現場,要迅速觀察現場的各種情況:兩車相撞,大客車嚴重受損,乘客被擠在車內,救護人員小心翼翼地將重傷者從窗口救出,迅速送往醫院救治。這是現場的第壹種情況。這裏是另壹個十字路口,交通要道。壹下子堵了幾百輛車,兩邊排起了長龍。交通嚴重堵塞。交警盡量疏通交通,操作慢車道,輪流單向行駛,解決交通問題。這是第二種情況。現場也有消息稱,貨車違反交通規則強行轉彎,車速過快,與直通車相撞,造成嚴重人員傷亡。這是第三種情況。這些情況要靠記者快速觀察,快速適應現場,突出重點,進行報道。
當記者到達新聞現場時,現場的事件還在發展變化,記者必須在現場進行報道,不能等到拍攝結束後再回到電視臺去慢慢仔細地分析。這時候就要求記者在復雜的情況下敏銳地判斷哪壹方面具有新聞價值。比如看到醫護人員撬開車廂爬到車底,不顧油汙和鮮血,揮汗如雨,迅速搶救還有生還希望的傷者。記者要聚焦現場最有新聞價值的事實,選擇人物、細節、氛圍,進行描述和報道。
2、現場應變和選擇能力
發現新聞線索是新聞報道的前提,壹個電視記者要有敏感的“新聞警惕性”。有很多舉報,本來是想舉報其他問題的。突然發現現場有更多有新聞價值的報道,記者只好當機立斷,隨機應變。比如《把開封論壇搞成催眠會》獲得全國優秀電視新聞特等獎1998。起初,記者被派去報道壹個報告會。當他到達會場時,他發現五分之壹聽報告的人都趴在桌子上睡覺,還有壹些人在聊天。於是,記者改變了報道的初衷,把報告會變成了關於壹些幹部精神狀態和無精打采表情的新聞,變成了好新聞。
3、現場控制和描述能力
這是現場報道的基本功,要求記者準確、富有感染力地描述現場情況。比如浙江衛視報道臺風“麥莎”在浙江沿海登陸,記者描述風浪,描述自己站在報道現場,因風大呼吸困難,壹不小心就可能被吹走;描述樹木被連根拔起,腳手架倒塌;描述風速,使用手中的測速儀器,等等。不僅要描述現場最能表現事物的特點,還要抓住生動的細節,對環境和人做出合理的總結報告。
4、網站設計和提問能力
現場報道,大部分需要現場采訪。現場面試離不開設計問題和提問。記者手持話筒,活躍在活動現場,與采訪對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能夠真實地再現和再現豐富多彩的現場空間,創造出時空復合的全方位信息場。
向被采訪者提問需要很高的藝術,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說:“人物采訪是壹場戲,也是壹場戰鬥。”要演好這部戲,記者的提問很重要。作為壹個介於觀眾和被采訪者之間的記者,首先要明確,我們不僅僅是代表電視臺或個人提問,而應該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知道觀眾最想知道什麽,應該引導他們知道什麽。現場提問要切題,要能答,要能表達報告主題,要壹針見血,要具體,要犀利。我們有壹些電視記者進行現場采訪,問壹些大而空的問題。我們經常聽到:“請談談課間”,“妳怎麽看”,“妳有什麽感受”等等。有記者提問時,壹口氣問了好幾個問題,讓被采訪者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回答哪個問題。這是迫切需要研究和提高的。
現場報道徹底擺脫了新聞片制作模式對電視新聞的影響,改變了先拍攝畫面,再寫解說,再配音的陳舊新聞制作流程。這種報道形式充分發揮了聲畫同步的傳播優勢。它以生動的畫面,真實的聲音,豐富的表現力,巨大的吸引力和強烈的感染力,使觀眾看到了這個人,聞到了他的聲音。隨著電視新聞報道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種新聞報道形式應該得到大力提倡和廣泛應用。
當然,現場報道是發揮電視傳播優勢的最佳形式,但並不是所有的報道都能采用這種報道形式。比如簡單的活動,比如項目竣工、開店;靜態的、固定範圍的活動,如舉行會議和做報告;沒有活動的事件不適合現場報道。現場報道要選擇主動的、行進的、變化的、劇情的事件進行報道。
電視產業的發展和媒體的激烈競爭自然對電視節目、電視從業者和電視記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更嚴格的要求。做壹名合格的電視記者,除了具備記者應具備的政治水平、新聞敏感度、采訪和寫作能力外,還應掌握現場報道和現場采訪的技巧。現場意識是電視記者必須具備的主要素質,也是提高電視新聞整體水平的關鍵。我們提倡現場報道,同時也要提倡學習和追趕國際先進的現場報道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電視新聞報道的質量和特色新聞欄目的品位,增強電視和其他媒體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