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1的品種選擇
芋頭的栽培方式分為水田和旱田:水田俗稱“芋頭”,生長較快,產量較高;它的特點是含水量高,質地堅實堅硬,下鍋煮不會馬上散。適合制作口感像整顆芋頭的甜品,比如桌面芋頭湯。旱地種的叫“幹芋頭”或“紅薯”,長得慢,產量少;因為含水量低,質地軟,煮的時候會很容易融化,適合做蛋糕。
除了種植方式,不同季節生產的芋頭也會影響口感。壹般來說,冬天產的芋頭生長緩慢,冬天少雨,吃起來比較密。在夏天,芋頭的味道會更差,因為它在雨季結球。
制作芋頭糊時,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選擇品種,也要註意季節和產地。建議可以選擇高雄佳縣和臺中大甲產的芋頭,質地柔軟,特別適合做甜品。
買合適的芋頭也是做芋頭糊的重點之壹。
點2處理模式
芋頭中含有草酸鈣晶體和生物堿,切芋頭產生的汁液遇水容易引起皮膚刺痛、瘙癢等不舒服的過敏癥狀。建議芋頭先不要用水洗,同時保持雙手幹燥。先去皮,再清洗表面的汙垢和粘液。如果還是覺得癢或者粘,可以用壹些鹽洗手。
做法1奶味西式芋頭糊
1.芋頭糊去皮切塊,放入電飯鍋內鍋,外鍋用1杯水蒸至軟熟。
2.芋頭可以切片,很容易煮熟。電飯鍋開關跳起來的時候,先燉,再開蓋,用壹根很容易插的竹簽就可以把鍋提起來。
用勺子將芋頭搗碎,趁熱加入1小塊奶油攪拌均勻,然後分幾次加入適量的糖,調整到自己喜歡的甜度;也可以加入適量全脂奶粉增香,或者用鮮奶油增加爽滑感。趁熱把泥壓壹壓。壹旦冷卻,芋頭就會變硬。喜歡帶點味道的人,可以取壹部分芋頭,切成小塊再加入。保留壹些顆粒也很好吃。
3.最後加入適量鮮奶,調至自己喜歡的稠度。鮮奶吃得越多,就會越順滑。想要更密實細致的質感,可以把芋頭糊放在屏幕上,壓壹次。
奶油加牛奶的芋頭糊口感奶香,揉成球狀就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作為面包、蛋糕、鑼等甜品中的餡料。如果想當醬用,可以多加些鮮奶,讓質地更軟,更方便塗抹。當然也可以用於中式芋頭酥、香酥、芋頭包子等等。
香滑順滑的奶香芋泥,非常適合做芋泥蛋糕卷。
做法2中國芋泥
1.芋泥去皮切片,放入電飯鍋蒸至軟身。
2.如果想減少油量,蒸芋頭時可以在內鍋裏加點水,蒸好後拌勻。
蒸好的芋頭趁熱,用勺子壓松,加入花生油、色拉油等液體植物油(椰子油也可以)和白糖,攪拌至糖完全溶解。最後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壹些白粉或玉米粉(也可以先調成勾芡水)使質地呈糊狀,口感也不壹樣。
不添加乳制品,乳糖不耐受者會口吃,偏愛中國傳統方法,多用於面團裹芋頭丸子或鹹蛋黃芋頭丸子;如果要用來做宴席用的中式八寶芋糊,油可以換成豬油。市面上如果餡料味道像QQ,可能是加了太多白粉。如果妳喜歡更軟的口味,不要加澱粉。
如果妳想把芋泥做成像土豆泥壹樣的土豆泥再配沙拉用,或者作為鹹食,可以減糖加點鹽代替。
香酥炸芋頭丸子,在中式點心中很常見,既鹹又甜。
芋泥味道的關鍵
為了改善中國傳統芋頭醬的口感,添加了液體或固體油脂,如色拉油、花生油和豬油,還使用了白色粉末,使質地更加光滑,適用於鹹甜食。近年來,大多數人使用奶油、黃油和鮮奶等乳制品來增加芋泥的順滑口感,制成的芋泥餡牛奶風味濃郁,更適合作為甜點蛋糕。
不用加油也可以做芋頭糊。芋頭蒸熟還熱的時候,加入大量的糖,攪拌均勻。不過這種芋泥很甜,很少直接吃。壹般用來做飲料,和牛奶、冰塊混在壹起做芋頭奶。
用奶茶做香香的奶茶也更容易上癮!
芋泥的保存方法
制成的芋頭醬可在保鮮容器中保存約3 ~ 7天。如果想延長保存時間,可以用保鮮膜包好,放在鏈帶裏冷凍。不過在冷凍解凍的時候,建議放在電飯鍋裏再蒸壹遍再用,並加入適量的牛奶或水調節稠度,這樣口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