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家蘇軾為什麽自稱東坡,有兩種說法。壹個與唐代詩人白居易有關。雖然蘇軾和白居易相差265歲,但蘇軾從小就喜愛白居易的作品。後來蘇軾的人生經歷和仕途起伏與白居易大致相似,所以經常拿自己與白居易相提並論。曾寫過“源隱隱似樂天,敢比衰與前賢”等詩。公元820年,白居易任中州(今四川忠縣)刺史時,經常在中州城東坡植樹,曾被賦以“東坡春色微明,今樹如何?”“上東坡,晚登東坡,東坡所愛,愛這新樹”的詩句。為了表示對白居易的敬意,我以白居易詩中的“東坡”為名。
還有壹種說法是,蘇軾住在湖北黃岡的時候,在城南門外壹裏左右有壹個美麗的山坡,叫東坡。山坡綠樹成蔭,不遠處是滾滾東流的長江。蘇軾常在此漫步,曾寫下詩句:“夜飲東坡醒,醉方休,回來似是三更。孩子鼾聲如雷,也不該敲門,全靠聽河水聲。”蘇軾很喜歡這個地方,就給自己取名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