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糯軟肥美的獅鵝
潮州鹽鹵的主要配方與中國鹽鹵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嗜鹵材料和溫度。潮州人的選料是獅子頭。這種腦袋像獅子頭壹樣凸出的鵝體型巨大,幾乎像鴕鳥,農村家家戶戶都養。它是農民收入的壹大來源,地位接近四川農民養豬。
獅鵝最受歡迎的部位是頭、掌、翅、腸,剩下的部位連墊底的部分都沒有(菜是鹵豆腐)。用潮州壹位朋友的話來說,鵝肉的正確用法是“拿去給農民工做飯”。潮州人理想中的鵝應該是沒有身體,只有頭、四肢和脆皮鵝腸的怪物。獅子頭鵝最好吃的地方是鵝頭和鵝頸。妳想象不到這裏的皮和豬皮壹樣厚,壹樣肥,壹點也不油膩。
潮州鹵水的醬料是壹小碟白醋加大蒜。
2、熱炒鍋薄殼
很多外地人愛上潮州菜,都是從壹碟熱辣可口的炒薄殼開始的。薄殼是壹種殼很薄,味道很鮮的殼。它的結構很像女人愛敲的葵花籽,所以又叫海瓜子。薄殼和瓜子壹樣,吃的不是內容,而是味道。新鮮薄殼倒入熱油中,翻炒幾下,開殼。裏面可以看到壹點黃色的殼肉,趕上肥季,肉微紅,可以看做糊。
炒薄殼壹定要配壹種叫做“金不換”的香草,這種香草自然與薄殼的香味融為壹體,成為了薄殼的壹部分。炒薄殼不“換金”,猶如無火冒煙,不吃飯。吃薄殼就像嗑瓜子壹樣上癮,讓人不再點壹盤又壹盤。吃到最後,不見壹人,只見壹堆貝殼,潮州人稱之為“薄殼山”。
3.魚飯
魚飯魚飯,顧名思義就是把魚當飯吃。這道菜和臘肉、鹹菜壹樣,起源於食物保存的方式,是潮州人在冰箱發明之前發明的壹大美味。漁民出海,還沒到家,船上的魚可能就變質了。我該怎麽辦?
隨即在船上燒了壹大鍋水,加了些鹽,把魚放在竹籃裏,壹筐壹筐的放入水中煮,然後在表面撒上壹層粗海鹽。這是著名的潮汕地區的魚飯。經常用來做魚飯,壹元左右。日本人把這種魚叫做秋刀魚,秋刀魚之後又叫巴郎魚,價格是以前的20多倍。魚飯的重要特點是魚肉白而壯,放在舌頭上,魚肉纖維清晰可感。
魚飯配潮州特有的醬料(豆瓣醬),據說特別適合魚飯。試壹試,結果證明。這種簡單的烹飪和享用海鮮的方式,讓潮州菜充滿了文人氣質,即使在街邊大排檔,也是優雅的。尤其是演奏潮州音樂《弦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