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惠來縣社會事業

惠來縣社會事業

惠來縣出土了西周時期的夔文陶器、永中、春秋時期的銅矛和東漢時期的銅鼓。明初,的《三十夜賦》名噪壹時,人稱“蘇神童”。

1949之前,惠來有兩個潮劇團,分別是周田的鐘毅香和海城的正天香,還有皮影戲和木偶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65438年至0957年,惠來正式成立於正朝戲班,文化事業發展迅速,但仍在中途沒落。1987年,惠來縣投入教育獎金3599萬元(含財政撥款、華僑捐款、群眾集資),新建、擴建校舍219000平方米,維修校舍3.68萬平方米。據縣教育部門統計,1987年末,全縣共有中學26所,其中完全中學9所,初級中學17所,在校生2.68萬人。職業中學2所,在校生1689人,電大1人。1教師進修學校;小學242所,學生7.43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有74所幼兒園,1.1.6萬名兒童,有346所各類學校。這個縣已經形成了從兒童到大學的教育體系。高考制度恢復到1987以來,全縣已有1386人考上大學,991人考上中專,826人考上師範,204人考上技校。到1987,惠來縣科技成果19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2項,市級16項。

2012年,惠來縣投資8826萬元,改善校舍72棟,建築面積5.9萬平方米;招錄中小學教師294人,全縣參加高考人數4683人,本科錄取1748人。上線率為37.3%,在揭陽市各縣中排名第二。截至1987年底,惠來縣農業科研部門培育的“愛優2號”等4個雜交水稻品種累計種植面積24萬畝,增值850元。國營縣電石有限公司開發的Djwjio-1.2.3型高壓電力計量箱和BJW-0.5型低壓計量箱兩種產品價值250萬元。

2012年,惠來縣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5項,其中省級立項4項,市級立項6項。新增授權專利108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2008年,惠來縣擁有各類水電、火電、風電,年發電規模654.38+0.5萬千瓦。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0千伏變電站7座,供電可靠率100%。

1993惠來縣已建成GSM、CDMA數字移動網絡基站100個。電信和聯通還建立了覆蓋距岸邊70120公裏海面的無線信號網絡,設施齊全,通信暢通,服務高效。惠來縣有8座給水廠,日產水能力1.44萬噸。縣城第三水廠和葵潭第二水廠已投產,設計日產水能力7萬噸,其中縣城第三水廠設計日產水能力5萬噸。

2012惠來縣投入3.97億元改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其中,已完成農村道路硬化設施33段、51.2km;324國道升級改造;投資4.5億元建設28項水利工程;投資81萬元鋪開縣城南環壹段等壹批市政項目。2008年,惠來縣建成了以公路為基礎,以港口為依托,鐵路、水路、高速公路航空綜合配套的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實現了區域內交通網絡與對外大通道的連通。每百平方公裏國土面積通車裏程達到88公裏,基本形成了適合能源工業大縣的大交通網絡。深汕高速、揭惠高速、普惠高速、廈深鐵路穿境而過,擁有通往香港、澳門等地的優良通航港口靜海港和國家對外開放壹類口岸神泉港。神泉港在縣城以北7.5公裏,距離臺灣省高雄市216海裏。西距香港125海裏,東距汕頭60海裏,已建成5000噸級外港碼頭。靜海港是該縣直達港澳的裝卸港;距離揭陽潮汕機場約壹小時車程。

道路建設

惠來縣已建或在建高速公路3條,國道1,省道4條。

深汕高速公路惠來段貫穿深圳汕頭、廈門、珠海四個經濟特區。* * *有四條高速通路(鹹安、惠來、龍江、東港)。

普惠高速公路於2006年2月28日正式通車165438。該高速公路將與深汕高速公路、汕汾高速公路和汕頭至梅捷高速公路壹起構成粵東高速公路網。

高速鐵路

廈深高鐵於2007年10月23日開工,2013年2月28日正式開通。葵潭站在惠來縣境內開通,惠來到深圳、廈門只要壹個小時。廈深高鐵的開通還將創造中國最長的地鐵隧道——大南山隧道,位於惠來縣和普寧市境內。

深水崗頭

惠來電廠煤碼頭總建設規模為2座7萬噸級煤碼頭(水工建築物按1.5萬噸船型設計),壹期工程煤碼頭按7萬噸船型設計,設計年吞吐量638萬噸,預計今年65438+2月底完工。神泉港已列入廣東省二類口岸建設規劃和國家壹類漁港建設規劃。規劃建設兩個5000噸級泊位,已建成壹個500噸級內港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