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鐵或動車的壹等座,每排4個座位,采用“2+2”布局(個別“2+1”),中間有過道,紅色天鵝絨沙發座位。與二等座相比,這裏的座位更寬,前後座的距離更大。
座位下面的踏板是頭等艙座位的獨特之處。乘客可以伸腳踩在踏板上,躺在座椅上特別舒服。壹等座的折疊小桌板放在自己座位的扶手裏,拿出來就可以用了。
3.高鐵或動車的二等座,每排五個座位,呈“3+2”布局(個別“2+2”),中間有過道,藍色天鵝絨沙發座位。二等座前面的座椅後面有壹個小臺面,座椅側面有壹個手柄狀的按鈕,可以向後調節座椅靠背,使乘坐更加舒適。座位分布圖如下:
擴展數據:
高鐵全稱“高速鐵路”,指的是公路或“公路+汽車”的整個系統。
動車組的全稱是“動車組列車”,指的是汽車。
D字頭列車的全稱是“動車組旅客列車”,可簡稱為“動車組”。
G字頭列車全稱是“高速動車組旅客列車”,“高速列車”簡稱有誤。正確的簡稱應該是“高速動車組”或者“高速列車”。
高鐵主要是指最高運營速度大於(200,250,300因標準不同而異)的鐵路,主要是因為其速度屬性;?動車組(MU)字面上是指動力分散或集中的幾輛車的組合。在中國運營的8車動車組有兩種:6車2掛車和4車4掛車。
動車組主要屬於鐵路上的機車車輛範疇。兩者的關系是:由於速度的需要,我國幾乎所有的高速列車都開行各種類型的動車組,但動車組不壹定在高速列車上運行。
高速列車和子彈頭列車的區別:在我國目前的高速和城際鐵路客運系統中,子彈頭列車(D字頭列車)和高速列車(G字頭列車)的主要區別是,子彈頭列車(D字頭列車)主要運行在既有提速線路或城際鐵路上,而運行在高速鐵路幹線上的子彈頭列車(D字頭列車)最高運行速度比高速列車(G字頭列車)慢,或者停靠站多。
其實高鐵和動車根本不是同壹個定義。?高鐵是指高速鐵路,是從速度角度描述的壹種鐵路系統類型;動車是指車內有動力的列車,除了車頭,每節車廂都可以(註意是否有必要)有動力;但是,這兩個詞在國內鐵路上被重新定義了。其實國內高鐵上用的車廂也是子彈頭列車,叫子彈頭列車是正確的。?
在國際標準中,時速200KM/h以上、在建時速250KM/h的鐵路為高速鐵路;動車組的定義是指由多節裝有動力裝置的車廂組成的列車,稱為動車組(組)。
中國的定義略有不同。動車組是指時速200~300KM的列車,車次以D開頭(“動”字首字母);高鐵是指時速300KM/h以上的列車,車次以G開頭(“高”的首字母)。
目前我國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列車都是動車組。壹組8節車廂,壹列火車有壹組或兩組動車組(即壹列火車只能由8節或16節車廂組成),壹組動車組,可以6動2拖,就是6節車廂有動力,另外2節車廂沒有;也可以是四動四拖,四段有動力,其他四段沒有;滿功率也可以8節。?
對於長列車(16車),是上述配置方案乘以二。日本高速鐵路都是動車組運營,和中國壹樣;但是,在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法國,他們的高速鐵路上有傳統的列車。德國ICE和法國TGV都有時速200km/h以上的列車,所以在高速鐵路上運行的不壹定是動車組。
所以在國際標準中,高鐵指的是鐵路,動車是火車的壹種形式。在中國的定義中,高鐵和動車都是既包括火車又包括鐵路的鐵路系統,區別在於它們的速度不同。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_高速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