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佛陀的廚房怎麽樣

佛陀的廚房怎麽樣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我和身邊的幾位好友都不約而同地開始關註如何“落地”的問題,如何讓自己回到普通人(內在層面),學習做個普通人。這些感受,有時是來自兩人之間真實的交流,有時則是通過對方的文字看出。但無論如何,能體察到相似的振動頻率。 和wing(本書的譯者)聊天時,說起彼此都曾經經歷壹段“靈性的逃避”的日子,在壹個用靈性的知識建構的世界裏自我陶醉。有不順心的,便躲到靈修的知識裏平復。如果此時保持覺察,便可看到分裂的兩級。最明顯的,是將社交圈局限在那些談論靈修的朋友之內。所以,在壹段時間的沈迷之後,我們不約而同地開始學習抽離,讓自己落地,關註衣食住行,買菜洗衣。睜開眼睛,看看周圍的真實存在。 每個人探尋真理的路並不相同。就如作者金柏莉61史諾在書中所說:“我的開悟完全不是我在蒲團上打坐,正經八百地進行冥想課程時發生的……我的開悟是在漫步於禪修中心主樓門口的草坪上時發生的。”所以,那些讓我們專註於當下的法門,都只是壹個參考。來禪修中心參加訓練營的史諾,借由曾經主廚的經驗,在偶然的機會中成為了中心的主廚。於是開始了廚師與修行相結合的體驗。她發現,廚房給她提供了這樣壹個“完美的訓練營”——“真實的生活中的熱氣騰騰和爭分奪秒的工作節奏,總是要求我們即時活在當下,讓我們總是處在自我控制的邊緣,而且失去通常的自我防禦。”就在去年夏天,我因為生活中某個現實的困境與家人爭吵,最後引爆的卻是多年前的心結。雖然在此前已無數次提醒自己放下,可顯然它還在那裏,沒有因為自己閉上眼睛,就消失不見。倘若當初我可以坦然面對,不讓它經年腐朽,也就不會讓自己失去了壹次與家人聯結的絕好時機。 不能做違背自己心意的事,不要讓自己只是“看起來”很豁達。否則,最終積聚的陳淤會在心底悄無聲息地發酵。得益於譯者透過文字傳神的表達,讓我們看到史諾壹直不設立場地描述自己的每壹種體驗,也使得她的情緒和體悟最終能引起我們心底真實的***鳴。比如,她描述在禪修中心廚房應付食物管理時控制感打破後不可抑制的憤怒,壹開始是急於處理這個情緒,結果卻反反復復。後來在紮西喇嘛的支持下,她體悟到“我,觀察自己的心念,不管妳的。妳的心念跟我沒有關系。重要的是不要制造傷害,學會變得有幫助。”而這個觀察的過程,她形容“就像做壹頓復雜的飯壹樣,即使壹個人了解所有的技巧,也在工作間裏準備好了所有菜譜和原料,還是需要按正確的程序完成整個烹飪過程,小心翼翼不要做錯任何東西。妳不能就那麽想象壹下子壹桌子菜,說壹說,然後這桌菜就做好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知行合壹並不容易,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是壹個笨功夫,是為了“不僅僅在靜坐的時候保持正見的狀態,而且當走下蒲團,甚至在睡夢中也能保持這種狀態。” 最近遇到自己覺得乏味的工作,會顯現拖延癥的習氣。覺察到那種抗拒時,只能與它默默相對。甚至這種抗拒背後對自我的不接納,也只能是接納。如何只是觀察而不用力,有時會陷入抽象而不可行的謎團裏,各種指導中都曾提到的為情緒命名的辦法(傑克61康菲爾德的《踏上心靈幽徑》中“為魔鬼命名”的部分有詳細的解釋)是個人感覺最有效的。於是,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圓圓”(恰巧趕上八卦娛樂^_^)。當它來到時,我就笑笑說:進來坐啊,別客氣,都是老朋友了。 全書最讓我感動的壹段,是末尾的《壹杯茶》。讓我看到這個前面壹直呈現辛辣爽利壹面的史諾心中溫柔的力量。親密關系的問題,常常是最好的鏡子。她與詩人雷奧61斯坦美好的邂逅之後,在彼此的欣賞與珍重中道別。後來,史諾寫道:“重要的是愛,而不是沈浸在愛當中。愛人,並且用壹種更廣闊的方式。不是那種鼻尖對鼻尖,腳尖對腳尖的事情,而是不斷擴充我們與整個宇宙以及包含的事物的聯結。”我們大多數人最終會以在家修行的方式走完壹生。身邊流轉的世事與人情,都會成為修行的助力。所以,“凝望著壹個空蕩蕩的房間,並不能讓妳成為佛陀。”還是安心低下頭,看著每壹步的前行吧。 最後,分享書中這首很美的詩。也想對wing表示感謝,優秀的譯者才能傳達出好的作品。也提醒自己該多用功了。 下壹世 那些對生活心懷不滿或無比困惑的人, 到頭來仍可能陷在另壹世, 變成壹塊大石,壹片窗欞, 甚至壹扇門,每次有人用力關上都得忍受。 如果我成為壹塊大石,我的愛,某個夏日, 請記得到我身邊坐坐,凝望成群的馬匹和遠處的山陵。 如果我成為壹片窗欞,記得透過我, 望望我們常去的地方,棕色的鵝昂首闊步的草地。 如果我成為壹扇門,記得穿過我回家, 我會確保妳平安。 如果我是壹條打結扭曲的繩索, 長期自我捆綁,糾結纏繞, 我的愛,請記得把我解開、拆散, 直到我像飄拂的發絲,再次迎風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