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壹蟹上桌百味淡

壹蟹上桌百味淡

對於吃,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但凡有點名氣的,大都納入了中國人的食譜,山珍海味、燕窩魚翅、熊掌鮑魚這些都是歷代先賢留下的傑作。縱覽全球,也只有中國人能研制並烹飪出滿漢全席之類的饕餮盛宴。在吃這方面,中國人天賦異稟。

在我們的食譜裏,有這樣壹類美食,它隨時間而來,隨時間而去,年年更新年年新,無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少,人們趨之若鶩,那便是時令美食。它們是來自於山川湖泊的物產,是大自然的饋贈。

春天河豚最美,竹筍最嫩,野菜、春芽悉數登場;夏天小龍蝦熱力爆棚,燒烤攤遍地,瓜果梨桃,四處飄香;秋天魚蝦肥美,蘑菇鮮香,莊稼熟了堆滿倉;冬天各色水產是主角,壹桌豐盛的年夜飯包羅萬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人就是隨著四季的更叠,壹路追尋著美食的足跡,從古走到今。

江南地區河道縱橫,湖泊眾多,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得天獨厚的地形孕育了豐富的水產,金風送爽、菊花盛開之時,壹種人們心心念念的湖鮮——大閘蟹,已經到了上市的旺季。

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即兩只蟹螯上長著黑灰色絨毛的淡水河蟹,它主要產於江蘇地區的廣大水域,如太湖、洪澤湖、固城湖、陽澄湖等,其中尤以陽澄湖大閘蟹的名氣為盛。

俗語道:“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秋天是吃大閘蟹的季節,農歷九月雌蟹最美,這時的雌蟹蟹黃呈金黃色,鮮艷飽滿;農歷十月雄蟹最肥,這時的雄蟹蟹膏如白玉狀,膏腴豐厚。秋天的大閘蟹,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傳統的蟹季僅有兩個多月,在這段時間,水產市場裏生意興隆,人頭攢動,知名飯店和蟹館裏食客絡繹不絕,市場上、餐桌上隨處可見大閘蟹的影子,蟹季裏食蟹,是秋天最隆重而愜意的事情。

壹年不吃幾次蟹,枉負了這難得的秋天,枉負了這誘人的美味。

對於大閘蟹的做法,深諳烹飪技藝的當地人崇尚樸素之道——清蒸,這是食蟹而不失原味的最佳方法。蒸蟹時把大閘蟹放入籠屜,水中加入少許姜絲和黃酒,只要壹刻鐘,伴著陣陣香氣,橘紅色的大閘蟹就可以出鍋了。

被中國人推為天下至鮮的美味就藏在蟹殼中。大閘蟹的蟹肉結實潤滑,入口甘甜,金黃油亮的蟹黃和乳白膠粘的蟹膏更是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美食家沈宏非對大閘蟹的優劣有壹個評判標準:上等蟹食用後十指盡染,雖反復洗滌,頑腥數日不去。同時,他還提出壹個吃蟹的原則,那就是吃過大閘蟹後不再進食其他食物。

大閘蟹生於自然,長於自然,身體健壯,肌肉發達,它們以天然水草和小魚小蝦為食,捕食時能在湖底的石礫間健步如飛,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大閘蟹註定味道鮮美無比。食蟹後口中留有大閘蟹的鮮香,其它食物自然也就索然無味了,正所謂“壹蟹上桌百味淡”。

在我國,食蟹的歷史已有3000多年,從古至今,螃蟹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礙於食蟹的繁瑣,明朝時,能工巧匠制作出了壹套精巧的食蟹工具,諸如錘、鉗、鏟、叉、針等八樣,稱之為“蟹八件”,借助於“蟹八件”,高明的食客可以把吃完的螃蟹完整地拼湊成壹只整蟹,而看不出內在已空空如也。自從有了工具,食蟹變得更為盛行。

明清時期,大閘蟹的吃法有了“武吃”和“文吃”之分,“武吃”是指平民百姓的吃法,壹口酒,壹口蟹,大快朵頤;“文吃”是文人雅士們獨有的風雅之舉,金秋時節,三五好友相約,品蟹、飲酒、賞桂、吟詩,吃蟹的過程成為壹種文雅而瀟灑的飲食享受,妙趣橫生,美不勝收。文人雅士們將中國的食蟹文化推向了巔峰。

在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中,對於吃大閘蟹就有過生動而詳細的描寫。

第壹回甄士隱中秋節宴請賈雨村時,雖然原著中只用壹句“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說”壹帶而過,但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裏,導演王扶林將這壹橋段搬上了熒屏,並在電視上首次再現了文人吃蟹的場面,酒席的壓軸菜便是大閘蟹。隨著甄士隱將蟹殼徐徐撬開,金黃油亮的蟹黃瞬間躍入眼簾,看得人垂涎欲滴,瞬間吸粉無數。

在第三十八回中,作者更是濃墨重彩地講述了壹場螃蟹詠。當時薛寶釵邀請賈府女眷在大觀園吃蟹,壹家人飲酒說笑,其樂融融。酒酣耳熱之際,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各自作了壹首螃蟹詠,賈寶玉更是寫出了“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的詩句,應時應景,畫面感極強,現在讀來,眾人食蟹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古往今來,作為壹種季節性美食,大閘蟹以其獨特的美味,令無數食客為之傾倒,更受到了歷代王公貴胄和文人雅士的追捧,持蟹把酒,吟詩作樂,不亦快哉?

李白作詩贊美大閘蟹曰:“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把酒持蟹,人生幾何?詩仙的豪放之情,壹覽無余。陸遊的詩句更為精妙,“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食蟹飲酒過後,詩人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昏花的老眼也瞬間變得明亮起來。章太炎的夫人湯國黎女士更是坦言:“不是陽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現如今,食蟹不再是權貴和士族的專利,平民大眾已經成為大閘蟹重要的消費群體,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間雖然沒有了詩詞歌賦,但是作為壹種重要的情感交流載體,大閘蟹在宴席中的地位依然尊貴,人們壹如既往地將大閘蟹視如珍寶,陶醉於大閘蟹對味蕾帶來的美好體驗中,不能自拔。

人們常常用“吃了熊心豹子膽”來形容壹個人的膽量和勇氣,推此及彼,吃大閘蟹也有這種寓意。

這個水裏的霸王,揮舞著兩個大鉗子,在它的天地裏橫行無忌,不可壹世。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吃過大閘蟹的人吧,他們滿面春風,目光如炬,就連走路也會多出幾分英姿,多出幾分霸氣,想必他們也會把這種豪情帶到工作裏,帶到生活中,能力所及之處,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