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姜,也叫高良姜或蘆葦姜,是臺灣省農村地區,尤其是山區的人們種植的。腌制桃李時,將根部折斷,加入調味。除了醬油醬和糖粉,臺灣省特有的切西紅柿用的蘸醬味道最正宗。潮汕地區也常用來除腥。在古埃及,南方生姜被用作吸煙材料。在中世紀的歐洲,它被用作藥物和香料。直到今天,南江仍然只在潮汕地區和東南亞地區使用,其他地方很少見到。
英語:高良姜
學名:阿裏皮尼亞高良姜。
科名:姜科
產地:原產於中國大陸南部,現廣泛種植於東南亞。
用途:地下根莖(包括嫩莖和老莖)。
風味特點:辛香甜味類似肉桂,但有辛辣刺激性的生姜多年生草本。根莖肉質,厚,平,香,辣。葉成排,釷狀至條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約2厘米,頂端漸細,底部漸細,光滑無毛,葉鞘托住莖;沒有把手。花莖直立,被覆瓦狀鱗片分開;穗狀花序卵圓形至橢圓形,長約5厘米,寬2.5厘米;苞片卵形,蒼綠色;花密,長約2.5厘米,先端銳尖;花萼短管狀;花冠3裂,裂片披針形,黃色,唇短,長圓形倒卵形,淡紫色,具黃白色斑點,下半部兩側有小裂片;雄蕊1,突出,子房下位;花柱絲狀,淡紫色,柱頭放射狀。蒴果長圓形膨大約2.5厘米。六月至八月開花。
姜:指姜的根莖。本品為生姜的鮮根莖。秋冬季挖掘,清除須根和泥沙。有嫩姜和老姜之分,嫩姜用於腌菜,老姜入藥更好。
性味:辛,微溫,入肺、脾胃經。
功效: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毒,解毒藥。
成分: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刺激性成分是芳香揮發油中的“姜酚”。其中主要有姜酚萜、茴香、樟腦萜、姜酚、案油精、澱粉、粘液等。
它是壹種芳香辛辣的健胃藥,具有溫熱、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作用。,尤其適用於魚蟹中毒、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多、咳嗽、胃寒嘔吐;受盡冰、雪、濕、寒之苦後,配以姜湯飲用,可活血化淤,祛寒邪。
藥食兩用:中藥生姜。
生姜制作方法:去除雜質,洗凈,使用時切成厚片。
性狀本品為不規則塊狀,略扁,具指狀分枝,長4 ~ 18厘米,厚1 ~ 3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有連結,枝頂有莖痕或芽。脆,易折斷,橫切面淡黃色,內皮層環紋明顯,維管束散在。氣味獨特,味道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