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轉基因還是非轉基因,沒有壹種食物可以被證明是“絕對安全”的。專業的廚師才能保證上桌的紅燒肉是超標的。對於轉基因作物來說,這個“廚師”就是安全證書。
世衛組織或糧農組織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明確的結論,即通過安全評估並在市場上銷售的這類產品是安全的。在中國,獲得安全證書、獲得監管部門批準、進入市場和人類消費鏈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這是確鑿的。
我們現在吃的農作物,大部分都是人類人工培育的,也就是不斷把優秀的基因轉移過來使用,這是壹個漫長的過程。而轉基因作物則是通過人工操作把基因取出來,再通過生物技術轉移出去,比傳統的育種方式更可控、更高效。
在生物工程領域,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被視為技術的改進而不是新技術的創造;在世界上對轉基因技術態度最積極的美國,轉基因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壹些組織的抗議聲中成為既成事實。
雖然到目前為止,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沒有出現過轉基因食品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的案例。
目前轉基因安全性試驗壹般選擇模型小鼠和大鼠進行高劑量、多代、長期餵養實驗進行評價。以大鼠2年生命周期計算,3個月評估周期相當於其1/8生命周期,2年評估相當於其整個生命周期。
吃還是不吃只是問題之壹;同樣重要的是知與不知的問題。以之前備受關註的“黃金大米”事件為例,專家坦言,在保障民眾知情權的道路上,政府部門任重道遠。
到今年為止,轉基因技術已經誕生30年,轉基因食品商業化已經17年。然而,在全球範圍內,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結論尚未得出。正如科學界人士壹再強調的,轉基因只是壹種技術,它本身是中性的,不能籠統地說安全或不安全。只有發揮其長處,加強相關監管,才能確保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
最後,可以看看最近上市的智能家用食品安全檢測儀,幾下就能檢測出食物和水是否合格,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