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傣族、景頗族、阿昌族、納西族、白族的生活習慣

傣族、景頗族、阿昌族、納西族、白族的生活習慣

1,傣族

在宗教方面,邊疆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佛教,屬於小乘佛教,同時保留著原始鬼神崇拜的殘余。

傣族婦女傳統上穿短袖和裙子。傣族男子穿無領雙排扣或大排扣小袖上衣,長袖長褲,天冷時蓋毛毯,頭上罩白布或綠布。給男人紋身的習俗很普遍。

傣族人的主食是大米。德宏地區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喜歡吃糯米,壹般是馬上就吃。傣族著名的香竹筒飯也叫竹筒飯。生、鮮、酸、辣、野是傣菜的特色。酒為傣族人民所喜愛,壹般自釀,度數較低,口感較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人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

甘蘭建築是傣族民居的特色。西雙版納和德宏瑞麗的傣族竹樓風格獨特。建築近方形,兩層,上面壹層住人,離地7尺左右,下面壹層沒有墻,用來養牲畜,堆放東西。頂部雙斜,上面鋪著編織的“草筏”。

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因其分布而被稱為傣語、泰語、老撾語等,屬於漢藏語系侗臺語系(壯侗語系)的臺語支。

2.景頗人

景頗族社會有兩類信仰,壹類是傳統的超自然信仰,另壹類是外來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

大部分景頗族居住在海拔約1500m的半山腰或山中小平地,少數居住在壩區邊緣。房屋呈長方形,分上下兩層,下層離地1-2米,用於堆放柴火、農具和養豬養雞。樓上用竹子隔成幾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火坑。除了做飯的火坑,火坑周圍還有壹個供家人休息的地方。

景頗族的主食主要是米飯,竹筒飯和雞粥是景頗族喜歡的特色主食。這些菜以其辛辣而聞名。除了園子裏種的瓜、豆、芋頭、白菜,山上采集的野菜、野果也是餐桌上的家常菜。烹飪方法有煮、烤、烤、煮、蒸、拌、揉等,其中,煮是景頗族最具特色的菜肴。

景頗族的服裝風格獨特。男裝以黑白兩色為主,女裝分為休閑裝和正裝。穿休閑裝的話,會穿壹件黑色或五顏六色的雙排扣或右排扣緊身上衣,壹條純色或景頗特色的棉質長裙。

景頗族熱情好客,喜歡喝燒酒和自制的水酒。景頗族喝酒很講究禮儀,景頗族老人喜歡嚼煙。見面時,他們會互遞煙盒,以示友誼、尊重和禮貌。

3.阿昌族

由於多元文化的影響,阿昌族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多種宗教並存的狀態。其中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小乘佛教、漢傳佛教、道教等。

阿昌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食,面食為輔,喜食酸筍、酸菜等食物,還有烤豬肉。胡拉薩的“米線”,梁河的黃花粑粑,生姜,都是比較有特色的民族風味食品。阿昌族喜歡喝酒,大部分人自己釀米酒。大多數已婚婦女喜歡嚼檳榔。

阿昌族服飾風格獨特。傳統上,阿昌族男子通常穿著藍色、白色或黑色的雙排扣襯衫和黑色褲子。拉薩的成年男子也穿左排扣襯衫。胡薩阿昌男青壯年喜歡裹白包頭,梁河男青壯年喜歡裹黑包頭。女裝因地而異。戶撒阿昌族的已婚和未婚女子服飾沒有區別,與附近的傣族非常相似。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壩區和半山區。村莊壹般選擇陽光充足,水源充足的地方。典型的阿昌族住房是壹個“四合院”,有壹個主房間,兩個垂直的側翼,壹面墻對著墻。壹般是土木結構或磚木結構的瓦房,也建壹些磚混結構的平屋頂的房子。主屋講究坐位朝向,民居大門保持著“背山開門”的古老習俗。

4.納西族

納西族壹般存在於納西族中。壹個家庭由幾個或幾個有共同祖先的血親組成。歷史上,由於多種婚姻制度的存在,納西族也有不同的家庭形式,即納西族有父系、母系、父系三種家庭形式並存。

納西族是壹個信仰多種宗教的民族。他們信奉本土宗教東巴教,以及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東巴教是最受歡迎的。

麗江地區納西族男子的服飾與當地漢族相同。冬天穿羊皮披肩,中甸壹帶穿長袍,高及膝的肥腿褲,羊皮口袋,綁腿。

納西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麗江的納西族婦女穿齊膝、寬腰、大袖,外加壹件馬甲、壹條褶腰、壹條褲子和壹條羊皮披肩。寧蒗的納西族婦女穿短衫,能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藍布頭巾,戴金、銀、玉、石制成的耳環、手鐲,喜歡戴“羊皮腰帶”或“腰帶”。

納西族人壹日三餐。壹般早餐吃饅頭或水煮粑粑,中餐和晚餐比較豐富,有壹兩種炒菜、鹹菜、湯等。,尤其是當夜回族的牛肉湯鍋和幹巴。?

山區廣泛種植馬鈴薯、黃瓜、瓜豆,並制作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其中,納西族的傳統菜肴“發酵松茸”是用松茸蓋做成的特色菜肴,內填肉末,蒸熟作為祭品,特別供祖先食用。肉主要是豬肉,豬肉大部分做成臘肉。

5.白族

對上帝的崇拜是所有白族人都信仰的宗教。主的白色名字是“吳增”,是“在這種環境下祝福主”的縮寫,意思是“我的主人”。他們是白族村社區的保護者。有的村拜壹個主人,有的村拜同壹個主人。

白族服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崇尚白色,各地服裝風格略有不同,白色服裝高貴。

男人的衣服基本都壹樣。大理婦女的衣服多以繡布或彩巾包裹,身穿白大褂、紅馬甲,或淺藍色上衣、黑色絨領上衣。右裏扣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繡短腰,穿藍色寬褲繡花鞋。已婚者紮發髻,未婚者掛在背後或編在頭上,都用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包裹。

白族人民熱情好客,先禮後客是白族人民的禮儀。客人來到家裏,用酒和茶互相款待。著名的“三茶”是白族人民的好客之道。白族人民重視節日,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壹種或幾種食物。白族人民過去在婚宴上使用“喜洲巴圖碗”,由八道熱菜組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傣族

百度百科-景頗族

百度百科-阿昌族

百度百科-納西族

百度百科-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