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池仔金城

池仔金城

池仔金城

晉城好吃的太多了。壹擡頭,各種“小吃”“大餐”滿大街都是,真的是雨後春筍。所以不敢說吃遍了晉城,只能說在晉城吃過。

在晉城吃飯,第壹件事應該是炒涼粉,和山西電視臺《談晉城》裏介紹的壹模壹樣。可見,油煎涼粉作為晉城名吃是大家的共識。黃白相間的涼粉塊,像翡翠壹樣,堆在黑鍋裏,顫顫巍巍,看著那麽有彈性,真想張開嘴咬壹口。這時,妳站在攤位前,大聲喊著“油炸涼粉”。攤主匆匆迎上來,滿臉笑容,這邊招呼著,另壹只手已經拿著“鏟子”在手,把這塊軟玉分布在鍋中央倒油。

澤州路新華書店北門外就有這麽壹個涼粉炒的小攤。只要攤主的鏟子壹動,醉人的香味就會飄遍鳳臺。位於市中心的人民廣場是晉城最古老、最著名的廣場。曾經金城最大的百貨商場就在廣場南邊,商場東邊有壹條小巷子。不知道叫什麽,巷子裏的惠民飯店曾經是我最喜歡的小飯館。店面不大,但店裏的火“大”,面厚,味純。咬壹口,軟糯可口。那壹年,我在晉城讀書。學校食堂的食物不僅味道不好,而且分量少。我只能吃半頓飽飯。對於壹個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年輕人來說,這種生活當然是最艱難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找到了惠民飯店,找到了惠民飯店裏的火,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差不了多少。

晉城南街是壹條滿是梧桐樹的老街,曾經是我心目中最美最有詩意的地方。離南街拐角不遠處,妳會看到在美麗的梧桐樹下有壹個小旅館——“前進旅館”,後來改成了“華僑匯款店”,後來又變成了服裝店。我也沒註意它現在是什麽樣子,我也打算哪天去看看,但那時候,它就是我想象中的晉城。至少,是“數壹數二”。那裏的炸河洛是我最喜歡的美食。我經常和同學壹起穿過校門,或者在晚自習後跑到前進酒店,就是為了享受那裏美味的炒河洛。

付壹元五角,坐在酒店的餐廳裏,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酒店的手術室。那時候妳叫廚房,稱壹大勺的廚師戴著白帽子站在竈臺前,稱勺,倒油,放菜,等到火苗壹起“升”起來,馬上加面,然後稱三次,眨眨眼,拿起鍋,放壹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面。

大十字旁邊的齊壹飯店的小籠包也很有名,估計應該是當時晉城有名的美食。可惜隨著南街的沒落,小籠包也消失了,原來的酒店早就改成家具店了。

寫到這裏,我突然想起了晉城的“大碗茶”,只不過大碗茶不是放在碗裏,而是放在壹個蓋著小扁玻璃的扁罐子裏。壹瓶微黃的茶,2毛錢就能買到,逛累了,走累了。當我蹲在地上買了壹本,喝了壹瓶的時候,突然覺得從嘴裏到心裏都是清爽的。真的是既解渴又玩。這種感覺現在的純凈水是喝不到的。

可惜的是,這些小飯館、小吃店隨著晉城的崛起,也逐漸消失了。現在,走在晉城街頭,看著越來越多的新建築,看著壹個接壹個不斷冒出來的茶館、飯館,還是會忍不住懷念過去的這些小飯館、小吃店,多壹家飯館就多壹份懷念。我越來越覺得,這些小飯館、小吃店,其實就是我們老晉城的代表,是我們老晉城的寄托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