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德綱德雲社成名之前,我們看到的相聲演員幾乎都來自官方團體,人們看到的相聲似乎也只是電視相聲。姜昆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電視晚會相聲的寵兒,因此聞名全球,可以說是那壹代最好的相聲演員。可以肯定地說,姜昆完成了那個時代相聲演員所能扮演的極致角色,也留下了《如此拍照》、《虎口驚夢》、《電梯風暴》、《煩惱》、《突發新聞》等經典作品。
那時候,姜昆在人們的眼裏是壹個能言善辯的相聲演員。演員說的話他壹般都會說,觀眾看著很舒服。但自從姜昆開始步入相聲行業的管理者行列,他就不再是壹個簡單的相聲演員了。他在采訪中說的話開始官方化、套路化。他的話不再搞笑,也越來越不像相聲演員,與他在舞臺上塑造的形象相去甚遠。
更關鍵的是,因為他有了新的經理人身份,他作為演員的屬性逐漸淡化,他的相聲也變得平庸,再也不能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觀眾看不到他的精彩作品只聽到他的官方發言,他變得越來越不酷。
應該說,姜昆作為相聲行業的管理者,做出了很多貢獻。他挖掘傳統相聲,集體出版,舉辦各種活動,推動相聲發展。但是,在這樣壹個浮躁的時代,關於相聲的未來,誰也不能下結論。誰將是音樂產業的家,沒有人會太舒服,而且可能不會像姜昆那樣令人信服。加上與德雲社的恩怨情仇,郭德綱擁有大量粉絲,對姜昆的各種批判言論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