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神奇美味聖潔的松茸

天府味道川菜龍門陣:神奇美味聖潔的松茸

世界上,食物的味道,在“鮮”和“香”的時候,是最難琢磨和表達的。竹筍、竹蓀、松茸、松露和植物壹樣,都是食物中難得的美味食材。它的鮮味和香味不像鹹、甜、辣、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妳只有細細咀嚼,靜靜品味,才能感受到這種食物固有的神秘風味,體會到這種美味的神聖。就說川西高原最稀有的松茸吧。

在世界的東方,有這樣壹個世外桃源,叫做“我心中的日月,我向往的世界”。這裏有巍峨的雪山,幽深的峽谷,晶瑩的積雪,五彩的草原,古老的森林。似乎天地間最美最純粹的美就藏在這裏,這就是英國作家希爾頓筆下的“神秘和諧的自然秘密”。就是迪慶的小金、理塘、稻城、香格裏拉,西藏的林芝,川西高原盛產松茸。

尋根松茸

松茸最早出現在大約7000年前的中國。主要集中在西藏、雲南、四川交界處的高原雪域。松茸在宋哲宗元佑時期(1082~1094)唐慎微的《救急本草》中已有記載。因寄生植物菌生長在松林下,菌芽似鹿茸,故名松茸。宋代陳稱此菌為巽,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其列在菇條之下,又稱臺菇、復菇。經考證,認為松茸為松茸。

松茸含有三種珍貴的活性物質,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世界上獨壹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這樣,松茸被列為世界珍稀天然藥用真菌和食用真菌,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物種。松茸營養均衡充足,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腫瘤、治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美容養顏、健胃保肝等多種功能。松茸在日本和歐洲久負盛名。被視為菌類中的珍品,有“蘑菇之王”的美譽。松茸之所以如此受人推崇,除了肉質細嫩、風味濃郁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抗癌、抗輻射的特殊功效。它是日本廣島和長崎核爆後存活下來的唯壹壹種能夠抵禦核汙染的植物。松茸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但以中國的產量最大,質量最好。

1.香格裏拉松茸,雲南松茸占全國松茸產量的40%,而迪慶香格裏拉松茸占雲南鮮松茸出口的65%以上,是雲南的“松茸之鄉”。迪慶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交界處,自然環境破壞較小,境內無汙染嚴重的工礦企業,原生態保存完好。香格裏拉松茸以菇體大、肉質細嫩、香味持久、色澤好而聞名中外。

2.雅江松茸,雅江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雅礱江中遊,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中段。雅江縣擁有松茸等野生食用菌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年產野生菌6000余噸,其中優質松茸1000噸。2013年8月3日,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雅江縣“中國松茸之鄉”稱號。雅江松茸因其產量高、個頭大、肉質細、色澤好、味道香而備受國內外青睞。每年都有日韓商人從前山來到雅江,爭奪松茸。

3.丹巴松茸,雄偉的斯塔納雪山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丹巴是我國西南重點原始林區,生態環境良好,植物資源豐富,是不可多得的植物基因寶庫。斯塔納聖山是藏族英雄送魂的山,是賈蓉文化的發祥地之壹。被譽為“千屌絲之國”、“美人谷”。丹巴松茸風味獨特,口感滑嫩有彈性,食後回味無窮,香味獨特。

4.小金松茸,小金縣位於青藏高原東緣,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部。松茸,顏色鮮艷,形狀大,傘狀,帽褐色,柄白色,有纖維狀和蓬松的鱗片。松茸肉質白嫩飽滿,質地細膩,口感極佳,香氣濃郁,營養價值豐富。生長在小金縣高阪山青幫林腐殖土中,上品尚未開傘,已成了微傘,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

神奇的生命贊歌

松茸是野生菌中的貴族,它不僅外形典雅,而且香味濃郁。在松茸出土的季節,也就是每年的7-6月,65438+10月,它深藏在這片地球上景色最神奇迷人,生態最聖潔高貴的原始山林裏。松茸開始破土而立。松茸出土前要有充足的雨水,出生後要有充足的陽光。其生長環境中的溫度、蟲害、暴力采集等都會對松茸菌絲體造成極大的傷害,直接影響其生長質量。可以說每壹個松茸的俗世生命都是壹個創造的奇跡。不僅如此,雖然松茸在黑暗中培育了3-5年,嫩生命質量期只有7天,但松茸無疑是神聖而威嚴的。雖然嬌弱,卻盡力沖破黑土;它不是很大,不屈不撓;吸進天地的靈氣,浸透日月的光輝,浸透雪域的露珠,然後把妳那白、肥、腴、酥、香的身子赤裸裸地躺在人盤上,任它咀嚼。

松茸真的很聖。它生長的神秘地區是所有美麗的旅遊景點;松茸的美味和美麗在其生態環境中是神聖的,是人們從遠處朝拜的聖地。仿佛在上帝的幫助下,松茸選擇的生態環境出奇的細致、嚴謹、苛刻。它只偏愛海拔3000到4000米的地方;松茸的生長環境也必須是松樹和綠樹。由樹木和其他闊葉樹組成的未受汙染的原始森林。松茸是壹種菌根真菌,其生長分為四個階段:孢子形成菌絲,菌絲形成菌根,菌根孕育子實體,子實體傳播孢子。壹個松茸老了,會傳播400億個孢子。這些孢子隨風飄散,只有落在松樹根下的才能存活,並隨著雨水沈入淺層土壤,吸收松樹根的養分,慢慢長出菌絲。菌絲體會逐漸增多,形成菌根。5-6年後,菌根上會長出壹個子實體,這就是松茸。到目前為止,松茸只是野生的,不能栽培。不僅如此,從真菌孢子長到幼菇需要近兩千個日夜,而從幼菇到開傘再到幼菇只需要兩三天,最好的生命狀態也不過七天。松茸越大,品質越好。因為松茸能同時長多大是由生長土壤的養分含量和菌絲體的質量決定的,松茸長得越大,養分含量越高。通常7-10 cm最好。松茸來去匆匆。錯過這個雨季,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在松茸出土的季節,即使破土三天後,如不及時采摘,菌蓋也會爆開,迅速老化,成為老松茸,其營養成分會隨氣味揮發,易受蟲害,沒有食用價值。

松茸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加上其獨特的鮮美醇厚的口感,成為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不可替代的極限食品。每當松茸極其嬌嫩短命的時候,就被視為神異之靈,頂禮膜拜。在這個季節,山裏的藏族家庭的男男女女都忙著在山裏尋找松茸。密山深處,樹林深處,景色幽深,突然壹株松蘑悄然從地下冒出。尤其是在崎嶇小路沿線的山區,混有樹葉的土壤是松茸可能生長的地方。只需輕輕撥開泥土,將木棍或竹刀插入松茸底部,反復撬開周圍的泥土,即可取出壹個鮮嫩的松茸。切記不要用鐵,會嚇到天真的松茸,讓味道變壞。藏族人時而彎腰小心翼翼地挖松蘑,時而唱起悠揚的山歌,仿佛在感謝大自然的慷慨饋贈和無私奉獻,安慰松蘑。

天賜滄桑,純凈可口。

在這個神聖的天堂裏,松茸受到了雨、風、陽光、森林的青睞,嬌嫩而醉人。尤其是松茸產地的藏族人民,對待這種聖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壹樣,虔誠地用最原始、最生態、最簡單、最純粹、最原始的方式食用松茸,以示對聖物松茸的崇敬和崇拜。天然簡單的松茸生魚片、新鮮美味的原味烤松茸、黃油炒松茸、簡單的松茸火鍋、藏味松茸燉雞、藏味松茸燒豬、松茸竹筒飯.....松茸肉質豐滿,肉質細膩,香氣濃郁,爽滑,q彈十足。可以生吃,被山澗雪水沖幹凈後咬壹口。細菌的奇妙氣味彌漫口腔,味蕾立刻陶醉。這裏是雪域高原、生態林、原始藏鄉獨有的松茸天堂。

尤其是閉著眼睛咀嚼的那壹瞬間,山野的清香,森林的氣息,腐生土的氣息,夾雜著草木的悲涼,迸發出藏傳佛教的深韻。而人們對松茸的態度和吃法,無疑透露了壹個人的生活方式和品味。松茸的珍貴在於新鮮,只有新鮮的松茸才能保持完整的營養和美味。把新鮮的松茸暴露在幹品之下,或者把剛收獲的松茸扔進極寒的冷宮,既顯示了人類的無知與愚昧,也暴露了人類的自私與殘忍。可以說真的是天地之悲!

看那些黑紅滄桑笑臉的藏族男女。隨便找挑好的松茸,用刀輕輕掛掉表層土,剝掉表皮,直接用點鹽吃。當妳咬梗的時候,妳的嘴唇和牙齒能立刻感受到那種清脆而堅韌的質感。香甜可口的松茸夾著藏土特有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香味,瞬間蕩漾開來。如果稍微講究壹點的話,還會在燃燒的石板上放上壹塊塊松茸,鋪上壹層酥油炒熟,撒上壹些鹽,炒熟烤出松茸的鮮香味,才舒服的吃。要麽帶回家,在鍋裏撒壹把菜,扔幾塊松茸,燉十分鐘,這是世界上唯壹的美味。因為此時的松茸平和安寧,對知己露出壹副視死如歸的表情,吃起來會充分感受到它的香甜可口。只有在這個時候,松茸特有的豐滿、酥脆、鮮嫩,以及特有的鮮味和香氣才充分綻放,讓妳頭暈目眩,不知道自己是在天堂還是在人間。我想在這種神聖的食物面前,壹些不潔身自好、心懷叵測的人可能很難體會到松茸那種純凈、鮮香的美。

大自然,最珍貴的食材,需要用最簡單的方式烹飪;原生態食材需要簡單的吃法。簡單出真味,簡單出原味。保持它的清新,欣賞它的醇美,是對這種神聖食物最虔誠的尊重和崇敬。然而,很令人費解的是,川菜的幾千種菜肴中,美食不計其數,唯獨缺少松茸。即使在川菜官方版,搜索古今菜單也只找到了“松茸鮑魚”。松茸是稀有還是昂貴,還是可遇而不可求?原因令人費解。

如今松茸依然珍貴,但隨著交通和物流的便利,已經不那麽稀罕了。我覺得松茸的口感特點體現在它的豐滿、細膩、嫩滑、脆q,所以為了品嘗松茸的原汁原味,生松茸蘸醬油;如果感覺松茸的野味,用酥油(黃油)煎松茸,撒上毛毛鹽;如果是嘗鮮者,非松茸燉藏雞莫屬;想嘗嘗清香,松茸酸蘿蔔老鴨湯;要品松茸之美,松茸三文魚刺身是絕配;松茸多的話,不可能用松茸燒藏香豬;要品嘗松茸的松脆,用全蛋豆粉軟炸松茸最合適;要品嘗松茸的綿軟,用鮮辣椒炒松茸;松茸種類多的話,宮保松茸好吃................................................................................................................................................................至於為什麽,我不知道真相。藏區的人都這麽說。

不過最奢侈的吃法還是用松茸、竹蓀、木耳、礦泉水燉山雞。自然,在松茸的原產地,最直接最美味的原生態吃法就是松茸生魚片,它盡可能的保留了松茸特有的美味和醇厚,配上特級醬油,再加上壹杯紅葡萄或者白酒,坐在壹個西藏文化氛圍非常濃郁的酒吧裏,享受這種美食的美味,滿滿的美味香味,剩下的就是妳能想象到的私人空間了。

四川省誌?《四川誌》編輯委員會副主編;四川文化人;四川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