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電動車”只是壹個小項,庫存品類和轎車、SUV、MPV差不多。但現在不同了。隨著新能源的不斷推廣,各大車企的發展重心也發生了變化和傾斜,這也使得新型電動車的比重越來越大,從配角變成了與燃油車平起平坐。那麽,2021年,有哪些全新的電動車值得消費者期待?我們不妨先睹為快。
65438+10月1日,當大家還沈浸在元旦的喜慶氣氛中時,特斯拉投下了壹枚“重磅炸彈”——國產特斯拉Model Y正式上市。新車有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33.99萬元和36.99萬元。對應的車型有長續航版和性能高性能版。
不僅價格震撼,Model Y的續航也不容小覷。其長續航版可達594公裏,性能高性能版可達480公裏(WLTP預估)。據說在正式宣布上市壹小時後,國產Model Y的數量已經突破65438+萬,直接讓特斯拉官網無法刷新。
除了產品的吸引力,特斯拉的交付能力也不容小覷。其長壽命車型Y將從2021 1開始交付,性能高性能版將從2021第三季度開始交付。這也意味著這款國產特斯拉Model Y將很快到達消費者手中。對於國產新能源汽車來說,這條兇猛的“鯰魚”可能真的很難對付。
據官方消息,NIO Day 2020將於65438年6月9日在成都舉行。本次NIO日,還將發布蔚來首款搭載全新自動駕駛技術的旗艦車、150kWh電池系統、第二代電站等核心技術。當被問及這款全新的汽車可以競標的哪個品牌時,蔚來總裁秦說是寶馬7。
在壹年壹款新品的節奏下,蔚來這幾年逐漸打開了自己的細分市場——成交均價40萬元(高於BBA),銷量也是節節攀升(第四季度每月5500元)。幾年前,這是本土品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麽,蔚來這款全新的車能否延續輝煌,真正對標寶馬7?我們拭目以待。
說起高房價,筆者想到了不久前發布的藍兔FREE。在發布會上,官方表示,這款全新的電動SUV和李ONE壹樣,都有增程版(續航860km),最終售價不會超過40萬元。明年上海車展前上市,2021第三季度交付。
但從目前的信息來看,藍兔自由行想要打造的高端電動車形象還很單薄,支撐系統也只是簡單的大尺寸、配置、高價格。但是,這些東西是任何壹家汽車企業只要付出成本就可以換來的。在需要反復打磨的品牌故事和服務細節方面,藍兔依然采用傳統車企的擴張方式,沒有辦法讓人眼前壹亮。
蔚來、理想等品牌已經證明本土車企有能力布局高端電動車市場,那麽東風能否為傳統自主品牌開個頭?讓我們來看看藍兔自由何時正式交付。
今年也將與消費者見面的國產高端電動車,以及領克ZERO概念。
ZERO concept定位於純電動豪華轎跑,車長近5米,軸距近3米。NEDC續航裏程超過700km,百公裏加速時間不到4秒,麋鹿測試成績超過80km/h..此外,該車還有150mm-220mm高度可調空氣懸架。
從外觀上看,零概念家族式明顯,辨識度很高。前臉與領克03高度相似。分體式大燈和扁平化的中網讓車頭顯得低矮,充滿戰鬥感。因為是純電動車,中網是封閉式設計,也增加了壹些科技感。這款車壹旦量產,參數達到設計指標,無疑是消費者非常推薦的選擇。
除了本土品牌,各大跨國車企也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大眾今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的ID.4就是壹個例子。
其實ID.4是壹個系列。它來到中國,分別由壹汽大眾和SAIC大眾在中國制造,它的名字也發生了變化。壹汽-大眾的名字是ID.4 CROZZ,而SAIC-大眾的名字是ID.4x,兩者在設計上有些差異,但產品本質保持高度壹致。根據電池容量的不同,ID.4的續航裏程可以達到400至550公裏(NEDC)。而且該車可以用7 kW交流電充電,也可以用100 kW的高速直流電充電。這意味著,即使是容量最大的電池模塊,也可以在45分鐘內充到80%。
至於價格,大眾官方表示這兩款車型都可以在25萬以內買到555km續航版。那麽按照這個條件,ID.4系列對普通消費者的吸引力不亞於特斯拉。
如果說大眾汽車因為高層官員確信電氣化是未來而迅速掉頭,那麽日產就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日產曾經是電氣化的先鋒。在其他品牌沒有布局的時候,日產已經在銷量上取得了豐收——尤其是2010年底發布的聆風,2014年達到65438+萬,2020年達到45萬。然而,在最新壹輪的新能源產品布局中,日產並沒有迎頭趕上。
直到去年7月,日產才發布了壹款全新的純電動跨界SUV——日產Ariya。根據計劃,Ariya將於2021年中期在日本市場銷售,售價約為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3萬元),2021年末在歐洲、北美和中國銷售。即使妳是第壹批用戶,拿到這輛車的時間可能也是今年年底。當然,由於Ariya設計了高度還原的概念車,並配備了日產最新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擁有610km的最高續航能力,因此也值得期待。
事實上,和日產壹樣,寶馬在幾年前就探索過電動汽車,但遺憾的是,它並沒有專註於此。隨著新能源趨勢的加劇,寶馬開始重新加入電動大軍,從油改電的iX3當然不足以支撐這種全新的戰略。所以,去年6月165438+10月1,在2020年的“寶馬集團#NEXTGen未來峰會”上,寶馬帶來了iNEXT的量產車型——寶馬iX。這款新車基於寶馬全新純電動平臺打造,定位為中大型SUV,將於2021年底。
信息顯示,寶馬iX搭載超過100kWh的電池組,WLTP續航裏程達到600km。使用200kW DC快速充電樁時,10%到80%的充電時間僅需40分鐘,120km續航裏程可在10分鐘內提升。由此看來,寶馬是認真的。
談論寶馬,怎麽能不談奔馳呢?與大多數汽車公司壹樣,梅賽德斯-奔馳也推出了其首款電動產品EQC。按照計劃,奔馳EQA將緊隨其後。
奔馳EQA基於MEA EVA 2平臺打造,外觀延續了奔馳EQ家族的設計。動力部分將配備三個不同功率的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50kW,200kW,250kW。電池方面,奔馳EQA將推出各種版本,容量從60-110kWh不等,其中搭載最小容量電池組的車型續航裏程為400km。雖然續航參數並不出眾,但考慮到這款SUV主要是基於城市通勤的定位,還是夠用的。
妳還記得電影裏“鋼鐵俠”的車嗎?沒錯,那輛帥氣的奧迪e-tron GT馬上就要量產了。
據悉,新車作為奧迪第三款純電動汽車,定位為純電動四門GT轎跑,搭載與保時捷Taycan相同的動力系統,與奧迪R8保持壹致的生產方式。此外,奧迪e-tron GT量產版已在德國博林傑霍夫正式開始量產,並將於2021年初全球上市。
電影裏我們已經看過鋼鐵俠的車了,但美國人做夢也沒想到,開了幾十年的國民跑車野馬,竟然不用燒油了。
在2019的洛杉磯車展上,福特展示了其首款純電動汽車,名為野馬Mach-E,除了野馬這個名字,其他地方已經完全改變了,所以對於野馬迷來說,這意味著背叛,這並不是壹匹純粹的野馬。但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野馬Mach-E沒有了野馬的情懷,反而變得更加清新。
憑借這款野馬Mach-E,福特也將在中國市場開啟新能源時代。據了解,野馬Mach-E將推出許多版本。頂級GT長壽命全驅版最大功率465Ps,最大扭矩830n·m,EPA工況下續航裏程370-480km。雖然續航數據壹般,但早在今年3月,福特就宣布預定量突破4萬輛。中國消費者會買單嗎?我們不妨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