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輛全黑奔馳,前去西安鹹陽機場接藏獒。 土豪們看到藏獒頭戴大紅花後,趕忙合影留念。這種待遇讓流量明星戀慕不已。 時候變了。曾經標價4000萬的藏獒現在大多淪為野狗,充溢青藏高原,甚至成為食客的中餐。《紐約時報》曾報道,“這些曾經價值20萬美元的狗,現在只以5美元壹條的代價賣給屠宰場,用來制作火鍋食材和服裝。而那些狂熱的藏獒之謎,早已不見了。有人套現並離開市場,更多地被毀了。
青海藏獒協會秘書長周毅透露,據他所知,投資上萬的商人有近百家。 假如妳想操縱投契壹夜暴富,妳經常會碰到龍卷風。 14000萬,誰不買誰吃虧藏獒市場的大起大落是典型的炒作史。 藏獒的炒作離不開三個相輔相成的方面,即“編故事、名人入市、擡價”。 編故事就是發現賣點。於是,藏獒被賦予了“新奇+愛國”的色彩。 在1980年月和1990年月,進入西藏仍然是壹項艱難的使命。
西藏自然有著新奇的面紗。 1986年,後被稱為“中國藏獒之父”的王占奎,經過兩天的跋涉,找到了養藏獒的藏人。沒想到藏人不賣,聲稱賣狗的錢要賠人八世。王占奎轉身去縣城,買了物品,換了器械才和別人交換了23只藏獒。 那時大陸的藏獒市場還沒有開放,王占奎把藏獒賣到了臺灣,成了“十萬元戶”。 走私不是長久之計。跟著城市養狗規定越來越嚴酷,王占奎的養狗場已經難以為繼。
王占奎找到了媒體。大河新聞頒發了壹篇文章《千裏尋藏獒,中原聽吼》,將藏獒試探推廣給更多的人,原本只是為了賺錢而進藏的王占奎,化身為中國第壹個拯救和呵護藏族獒犬的人。文章被十幾家報刊轉載,王占奎名揚全國,經濟難題迎刃而解。壹只狗壹1萬高價出售,假如想買狗,得花600元“信息費”才能拿到狗場地址。接下來,世界屋脊,臺灣巨賈高價采辦,壹只壹輩子只認得壹個主人的狗,壹獒三虎,瀕臨絕種的珍犬……各類奪目的字眼層出不窮。
壹只成年藏獒的售價高達20萬元, 這只是最先。隨後,藏獒被冠以“中國獨有”的稱號,被搭上了“愛國主義”的頭銜,地位幾乎與國寶大熊貓八兩半斤。 在鼓吹民族主義的前驅中,不得不提壹個名人:馬君仁。 馬君仁是萬眾敬仰的“馬家軍”的創始人。曾在電視節目中透露,他在法國看到壹只非常大的德國牧羊犬。狗主人告訴他,這是牧羊犬和藏獒雜交的。他還說,歐洲幾乎所有的大型犬都有中國藏獒的血。不幸的是,藏獒被中國人殺死並吃掉, 於是,在馬君仁口中,養藏獒成了國度的榮耀。
要出去參加世界大賽,必須在體型、外形、顏色、犬齒等各方面都非常突出才能奪得金牌。有好故事,有名人代言。藏獒的身價已進入“百萬時代”,但泡沫尚未升至最大,在石家莊進行的第二屆藏獒博覽會上,某人聲稱養壹只要120萬元。曾有人出價3000萬元買下,被主人拒絕了。 最誇張的是馬君仁。他有壹只名叫“小王子”的藏獒,他傳播鼓吹:沒有4000萬,他不賣! 那時,各個藏獒養殖場互相交手,聲稱成交價上百萬元。暗地裏可能連轉讓都沒有,但經由媒體的報道,藏獒市場似乎很繁榮。
2017年,北京青年報頒發題為《藏獒經濟崩盤,高原上萬只落難狗“遇難”的文章,在僅17萬的青海果洛州,落難狗就有1.4萬多只。本地人崇奉不殺生,所以他們不得不資助寺院和政府收容落難狗。飯上來就嗖嗖地到食槽裏,分分鐘把飯都搶光了,吃不飽的藏族,久久不肯離去。三重天十八地獄變了回來,藏獒從神壇上掉下來的過程,就像所有泡沫破滅日常。有故事,沒有產品力有些人的故事很好,然則他們很有野心,很有才華,卻被所有人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