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人對於過年(春節),是特別的重視。過去人窮,過年就特別的隆重--早早的就準備年貨,早早的就開始準備年節大菜。在各種各樣的博山年節菜中,有壹種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著名的“博山酥鍋”。
博山人對於做酥鍋,有壹種近乎神聖的意思--家家都做,好像沒有了酥鍋就不是過年。所謂“窮也酥鍋,富也酥鍋”,那是說做酥鍋的原料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來搭配。比如 妳家富有,可以整雞整魚的做進去,他家條件差,可以把些魚頭魚尾,碎肉即架什麽的做進去,也叫“酥鍋”,來客人了,盛上壹盤:嘗嘗俺家酥鍋!所以有“家家做酥鍋,壹家壹個味”之說。
很多外地人都知道有這麽壹道名菜,但也有很多人沒吃過。原因是這道菜做法挺麻煩的,平時很少有人做,只有到了過年,才是家家做酥鍋的日子。但這道菜還是被吃過的人念念不忘,逐漸的向外地傳播開來,先是博山所在的淄博市,又隨著交通的發達,逐漸傳播到山東其他地方或者更遠的地方……
到了大家都脫貧以後,博山酥鍋逐漸的形成了比較統壹的做法,再後來,就形成了加工產業,使用真空包裝,裝袋賣到全國各地。好多人吃過,說真是壹絕!好多人想學著做可就是做不出那個原味。而博山人是不屑於吃袋裝的,他們說那是工業化食品,不夠正宗。
配料及做法
帶皮五花肉,切寸方;豬蹄,劈開;雞,剁寸方;(也可加寸方牛肉)豬排骨。
以上入涼水鍋內,加熱至串出血水,備用。
上好漿豆腐,切三分厚的片;魚(選肉厚刺少的品種)切寸段。
以上開油鍋,炸至金黃色時撈出,備用。
養好的海帶,切二指寬大段;藕,切三分厚的片;大白菜切寸段,備用。
大蔥切大段,姜拍散,花椒、八角用料包裝好備用。
精鹽、白糖、料酒、醋備用。
大砂鍋壹口。把豬排骨鋪在底層,以防糊鍋,然後把備好的各種原料分層裝入鍋內,註意每層不要太厚。蔥姜料包可以放在稍靠下壹些。裝至離鍋沿二寸時,用大白菜幫圍在鍋沿(豎著圍,壹片壓壹片,象荷花),使鍋加高,繼續裝入原料,最後可使原料高於鍋沿三、四寸,把鹽、白糖、料酒、醋調和加入鍋內。如白菜太少,為防糊鍋,可以加壹點水。把白菜葉合龍,用鍋蓋壓住。
起慢火,慢慢的“酥”,壹般要12小時左右。期間註意鍋中的湯不要沸出,可以從側面把湯舀出,從頂端再加入。待鍋中原料漸漸下沈至鍋沿以下,頂部白菜幫也變色了,熟了,即成。
全鍋放在冷處冷卻。食用時裝盤就是。
此菜為冬令菜,壹般做下壹鍋,可以吃好長時間,所以要註意保證衛生,必要時可以冷凍。
這道菜味道極為特殊,而且營養豐富,特別是富含鈣質,富含我國人食譜中所經常缺的碘,確實是飼料營養的絕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