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感覺統合訓練?
感覺訓練,即感覺統合訓練,是指根據寶寶的神經需求,引導對感覺刺激做出適當反應的訓練。這種訓練提供了前庭(重力和運動)、本體感受(肌肉和感覺)和觸覺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是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大腦處理感覺信息和組織以及構成感覺信息的方式。正確的概念是腦功能的神經功能。
感覺統合訓練的關鍵是同時給予寶寶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覺、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刺激,並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
感覺統合訓練的目的是用耐心培養寶寶的興趣,樹立寶寶的自信心;要讓寶寶在遊戲中感受到快樂,自發是有效的。因人而異的訓練,讓寶寶每天都有多種感官刺激。
感覺訓練方法有觸覺訓練、前庭平衡訓練、彈跳訓練、內在平衡訓練、本體感覺訓練等。不同的感覺訓練方法使用不同的感覺訓練設備,媽媽們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選擇。
哪些孩子需要感官訓練?
有以下表現的兒童可能是由感覺失調引起的:
1,視聽感覺不好:不愛看書,看書時多字少句,寫的順序倒過來。不理會別人的話,忘記事情,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忘記布置的作業;上課不專心,好動,不愛和別人說話,記憶力差。平時父母打電話給他,他也不管,以為跟自己沒關系。
2、觸覺過度敏感:表現為容易緊張、膽小、不合群、孤僻、挑食、害怕陌生環境、咬手指、哭鬧。他脾氣不好,不喜歡別人碰他。
3、觸覺遲鈍:反應遲鈍,動作不靈活,笨拙,大腦分辨力差。
4、本體感覺障礙:方向感差,動作協調性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壹樣翻身、騎車、跳繩、拍球。精細動作差,不會系鞋帶、扣扣子和用筷子,手工技能差。因為孩子總是關註自己的身體如何運動,手腳不靈活,所以經常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時間長了會表現出自卑。
5、前庭和平衡感障礙:坐立不安,註意力不集中,比壹般孩子更容易給父母造成困擾。容易摔跤。有些嚴重影響語言能力的發展。協調能力差,會逐漸降低孩子對事物的興趣。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現,那麽家長就要註意了,孩子需要這方面的訓練。壹般來說,以下年齡段是糾正感官失衡的好時機:
0-3歲:兒童感覺統合的基礎訓練階段,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預防階段。
3-6歲:兒童感覺統合的最佳訓練階段,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治療階段。
6-13歲:兒童感覺統合的重要訓練階段,是感覺統合訓練的矯正階段。
感覺統合訓練法-遊戲
1,和別人玩接球遊戲(1-2歲)
訓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運動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坐在孩子對面。父母把球交給孩子,並鼓勵孩子也把球交給父母。
難度設置:
(1)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直接把球放到孩子手裏。
(2)家長伸手給孩子,鼓勵他/她伸手接球。
(3)孩子主動把球交給父母時,父母要說“謝謝”。
給予幫助:如果孩子沒有主動接球和給球的能力,請另壹個大人進行肢體指導,直到孩子開始有主動接球和給球的能力,逐漸收回給予的幫助。
2、能把“搞笑球”推到手指1米外。設置地點(2-3歲)
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直觀觀察物體速度的能力和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的活動能力——肘關節和手臂。
訓練要求:孩子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範圍內,互相推、抓“搞笑球”。如有必要,另壹名成人應協助孩子的動作。
難度設定:在壹定範圍內接球;b聽從口頭指令將球撿回指定地點。
給予幫助:盡量讓孩子在壹定範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肢體指導。如果孩子對指令沒有反應,他們需要身體指導、口頭語言和手勢提示。
3.把球扔出3米遠(3-4歲)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扔壹個3米外的小球或豆球。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如果孩子壹開始不懂投擲動作,可以手把手教。
(2)在孩子面前劃壹條線,提醒他/她扔的距離。
(3)為了鼓勵孩子嘗試,可以在線旁邊放壹個玩具或零食作為獎勵。
4.做5次前滾翻(4-5歲)
訓練目的:提高協調平衡能力,刺激本體感受。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大人做連續五個前滾翻。
難度設置:
(1)開始只需要2-3次。
(2)要求幼兒連續做五次,要求幼兒在運動過程中盡量保持身體挺直。
幫助給予:
(1)剛開始的時候,要壹直給予肢體上的幫助,鼓勵孩子用語言去嘗試。
(2)盡量讓孩子自己做,必要時口頭暗示,時刻註意孩子的安全。
5.使勁拉繩子的時候,還能拉繩子(5-6歲)
訓練目的:提高手部肌肉的力量,促進全身肌肉的發展。
訓練要求:大人用力拉繩子的壹端,小孩可以拉繩子的另壹端。
難度設置:
(1)大人剛開始只是稍微拉壹下繩子,孩子很容易拉繩子。
(2)大人用力拉繩子,鼓勵孩子用力拉繩子。
幫助給予:
(1)在地板上兩個人之間畫壹條橫線,小孩拉大人越過橫線就有獎品。
(2)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的嘗試和成功。
註意:訓練時,大人要配合孩子的努力,避免孩子因用力不當而受傷。
感官訓練類別和設備
感覺訓練可分為觸覺、前庭平衡訓練、運動感覺五個訓練項目。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感覺訓練方法,使用的感覺訓練器材也不同,主要有:
1,觸覺訓練:加強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識別感覺層次,調節大腦中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訓練器材包括:按摩球、波浪池、平衡觸覺板。
適應癥:愛哭、膽小、情緒化、怕生、笨拙、怕碰、發音不準、偏食、挑食、註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2.前庭平衡感的訓練:調節前庭信息和平衡神經系統的自動反應功能,促進語言組織的健全、前庭平衡和視聽能力的完整。
訓練器材:圓筒、平衡踏板、按摩龍珠、滑梯、平衡臺、搖擺木橋、袋鼠袋、圓滑輪。
適應癥:肢體靈活性不足、姿勢不正確、雙側協調性差、多動、易怒、語言發展緩慢、視覺空間差、閱讀困難、缺乏自信、註意力不集中、易跌倒、方向感不清、無法培養學習能力和習慣。
3.彈跳訓練:調整自然平衡和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加強觸覺神經和關節的信息,促進左右腦的健全發育。
訓練器材:角球和蹦床。
適應癥:站坐無相、姿勢不正確、情緒化、身體柔韌性不足、多動、註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緩慢、閱讀困難、膽怯、情緒化、笨拙、視覺判斷能力差、觸覺發育錯誤、關節信息不足。
4.內在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性來檢查重力,強化中耳平衡系統,協調全身神經功能,為大腦發育打下基礎。
訓練器材:獨腿椅、大陀螺、腳步器、垂直抱管。
適應癥:坐立不安、易跌倒、易怒、易怒、語言發育不良、缺乏組織和推理能力、雙側協調性差、手腳不靈活、缺乏自信。
5、體感訓練:加強內在的平衡、觸覺、大小肌肉的雙側協調、靈活的身體鍛煉能力,提高左右腦的平衡發展。
訓練器材:蹦床、平衡木、搖擺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
適應癥:語言發展緩慢,笨拙,註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情緒化,缺乏組織和創造力。
感覺統合訓練的作用
1.感覺統合訓練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
2.感覺統合訓練可以將感覺統合失調兒童和特殊兒童納入正常教育。
3.感覺統合訓練有利於增強兒童體質。
4.感覺統合教育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有積極的影響。
(1)有助於培養孩子快樂的心情,使他們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促進孩子的註意力。
(3)感覺統合訓練有助於特殊兒童建立自信心。
5.感覺統合訓練可以培養孩子勇敢頑強、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意誌。
6.培養孩子競爭、團結、合作的社會意識,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7.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