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12歲兒童每日營養攝入量為1。

12歲兒童每日營養攝入量為1。

1.學齡兒童的生長發育特點學齡是指6~12歲的兒童,通常在小學階段。此時,孩子的生長發育逐漸趨於穩定,但到了後期,也就是小學高年級,就進入了人生的第二個加速期。學齡兒童每年體重可增加2~2.5公斤,身高可增加4~7.5厘米。但個體差異很大,與性別、活動狀態、青春期早晚有密切關系。在此期間,兒童的體質保持穩定增長,智力發展迅速。除生殖系統外,器官和系統逐漸發育到接近成人水平。2.學齡兒童的營養需求在這個階段,兒童還處於生長期,合成代謝大於分解代謝。所以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比較高。其次,這期間經歷了從家庭或幼兒園到學校的轉變,導致營養需求和飲食行為的變化,可能會出現壹些營養問題。對營養素和能量的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後期隨著生長的加速而顯著增加。6歲至12歲每日能量推薦攝入量由1700大卡增加到2400大卡(男性);65,438+0,600大卡提高到2,200大卡(女性),蛋白質每日推薦攝入量由55g提高到75g,不分性別,應保證壹定量的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膳食能量的65,438+02 ~ 65,438+04%,對其他重要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由於骨骼生長迅速,對礦物質特別是鈣的需求量很大,每天鈣的適宜攝入量由800毫克增加到1000毫克,磷由700毫克增加到1000毫克,鐵由12毫克增加到16毫克(男性)和18毫克(女性)。鋅的推薦日攝入量由65,438+03.5毫克提高到65,438+08毫克(男性)和65,438+05毫克(女性),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和葉酸的需要量分別大幅增加。3.有營養問題的學齡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他們所處的環境、時間分配、體力和能量消耗都與學齡前兒童有很大不同。緊張的學習,增加的體力活動,不合理的飲食行為,如不註意早餐和不適當的時間和種類的零食,可能會影響營養狀況。學齡兒童常見的營養問題有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和B缺乏、鈣和鋅缺乏等。營養不良與飲食不均衡導致的超重並存。4.學齡兒童的膳食攝入量與成年人相差無幾,因為他們正處於生長期。谷類每天300-500g提供足夠的能量和B族維生素,每天壹袋牛奶可以提供蛋白質和鈣,每天壹個雞蛋和動物性食物100g-150g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豐富且容易吸收的維生素A和鐵等礦物質。需要提醒家長和學校的是,在給學齡兒童安排膳食時,要註意:1,膳食的多樣化和合理均衡,並保證足夠的數量。充沛的能量和營養不僅是滿足兒童生長發育需要的必需,也是提高學習效率和開發智力的必需。2、安排好壹日三餐,特別要保證早餐吃好,早餐攝入的能量應占壹天總能量的30%。早餐不僅飽,還不錯。壹般要有壹定量的面包、糕點、饅頭等幹糧。,而且最好有壹定量的牛奶、雞蛋、肉松等動物性食物。如果早餐營養不夠,會影響孩子早上的註意力集中,影響上課效率。午餐也很重要,提供了每天40%的能量。在學校最好吃專門做營養午餐的廠家提供的營養衛生的營養餐。家裏的晚餐,壹般的家庭晚餐是最豐富的,但是晚餐不能太飽和油膩。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零食和含糖飲料,註意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