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趕緊帶皮皮去看醫生。醫生檢查了大便,發現白細胞和紅細胞都明顯升高。醫生診斷,考慮細菌性腸炎。
皮皮媽媽很納悶:怎麽會得細菌性腸炎?家裏平時照顧孩子,餐具消毒,食物壹般加熱。後來皮皮媽媽終於想起來,皮皮拉肚子之前吃了壹顆草莓。草莓是從外地送來的,在冰箱裏放了壹天,但是看起來還是很新鮮,皮皮看到漂亮的草莓就喜歡上了,於是她媽媽就把草莓洗幹凈給了皮皮。沒想到就是這麽壹個看起來新鮮的草莓,皮皮卻感染了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的知識
現在天氣壹天比壹天暖和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微生物也同時復蘇。細菌性腸炎壹般是由於飲食不衛生,吃了被細菌汙染的食物後發生的疾病。可能的臨床表現包括嘔吐、腹痛、腹瀉、便血和發熱。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在城市人群中,細菌性腸炎的發病率較以前有所下降,多發生在炎熱的夏季。引起細菌性腸炎的常見病原體包括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誌賀氏菌、梭菌和空腸彎曲菌。
而春夏兩季氣溫升高,食物容易變質,為細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土壤。壹般食物經過高溫加熱後可以殺死細菌,但是水果壹般都是生吃的,壹些沒有去皮、表面凹凸不平、難以清洗的水果容易藏細菌。人們往往認為冰箱可以很好的保存食物,但是冷凍室4℃的溫度卻是很多細菌的溫床。因此,冰箱要經常用消毒劑清洗,從冰櫃中取出的食物要徹底清洗和浸泡後再食用。
如果不幸感染了細菌性腸炎,也不用太緊張。壹些輕度的細菌性腸炎也可以通過常規護理來改善。妳需要醫生的面對面會診,給出治療建議,不壹定需要用抗生素。治療重點是口服補液鹽,以防止和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嚴重的細菌性腸炎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並盡可能進行大便培養,尋找致病菌,進行藥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