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清朝皇帝吃飯有什麽規矩?

清朝皇帝吃飯有什麽規矩?

1,皇帝用餐時間

清朝皇室起源於東北滿族,所以沿襲了東北滿族的飲食習慣,壹天只吃兩頓飯,叫早晚餐。早餐壹般在早上6:00-8:30,晚餐在下午12:00-2:00,夏秋季提前壹小時。兩頓正餐後,各加壹份點心。時間不固定。皇帝臨時想吃點東西,隨時可以傳。

2、皇帝用餐條款

皇帝對吃有他自己的特殊術語。管飯叫“飯”,吃飯叫“飯”或“飯”,開飯叫“傳飯”,廚房叫“禦飯廳”。

到了吃飯的時候——沒有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說了算——我點了“傳飯!””他前面的小太監對明成殿上的太監說了同樣的話,“把飯遞過來!”就這樣,“傳飯”的命令壹路下,直入禦廚。幾十個太監的夥食大隊直奔養心殿。

3.皇帝禦廚隊

按照清宮的規定,內務府下屬的禦茶餐廳負責皇帝的日常膳食,有370名正式廚師。禦茶室和綠茶室120余人,兩地太監有五六十人。禦茶室由葷局、素局、掛爐局、點心局、晚宴組成。

各種宴席由光祿寺禮部、禮部文書部、禦茶室共同承辦。禦茶餐廳包括餐廳、茶室、綠茶室,其中餐廳配備總領三人、殯儀二人、殯儀十五人、侍者三人、侍者二十人;禦茶室和綠茶室有120多人,此外還有150、60個太監。

皇帝每天的飯菜首先由禦茶餐廳的官員列出清單,然後由內務部的主管大臣審核備案後才下廚。

4.皇帝吃飯是為了排場

所謂“玩樂”不是東北人的家譜,而是菜單。清朝的標準禦膳,每餐120菜,要擺三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零食、水果等。

後來有些皇帝覺得太浪費,食譜數量減少,從120減少到64;慈禧太後的丈夫做皇帝的鹹豐年間,減少到32個。伊坤死後,慈安太後聽政的人數減少到24人。

5、皇帝禦用餐具

皇帝的餐具也很精致,以金銀為主,連陶瓷制品都質量上乘。其中,金碗、金碟、金盤子等器皿最能體現皇室風範,因此皇室喜歡“金飯碗”。如果用其他器皿盛飯,會讓主人生氣。

參考資料?中國網——揭秘明清皇帝的飲食過程;每餐的標準是120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