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中的四個男女主角也是以各種海鮮命名的。吳啟華叫Yo Ma(壹種便宜的魚,通常做成鹹魚,所以Yo Ma也有鹹魚的意思),馬德鐘叫龍(Gixin在粵語中與生魚片諧音,是生魚片的意思),陳慧珊叫喬華芝(在港臺,墨魚、魷魚也叫魷魚),滕黎明叫蘇眉(。
準確的說,這是壹部和海鮮有關的美食劇。劇中除了人名,其他都和海鮮有關。
南丫島有壹家地標海鮮餐廳,百裏鮮。然而,在老板去世後,餐廳就交給了老板的兒子拉姆·雷蒙德(LAM Raymond),因為拉姆·雷蒙德又懶又不會做飯,餐廳的生意越來越差。老板知道他的兒子將無法獨立支持餐館,所以在他去世之前,他立了遺囑,給了陳慧珊餐館51%的股份。陳慧珊是老板的私生女,這壹點大家都不知道。
為了重振白麗仙,陳慧珊根據店裏老員工的提示找到了吳啟華。只有他的廚藝才能讓百裏仙起死回生。
馬德鐘曾在香港壹家著名的海鮮餐廳玉亭擔任行政總廚。許多達官貴人來這裏就是為了吃馬德鐘做的菜。馬德鐘精致的廚藝確實征服了每壹位來到門口的食客。然而,在他心裏,還有另壹件事困擾著他,那就是他的同門弟子吳啟華的廚藝在他之上。這麽多年來,他壹直在尋找與吳啟華競爭的機會。只有贏得吳啟華獎,他才能被認為是最好的廚師。
為什麽馬德鐘對吳啟華懷恨在心,壹定要和他在烹飪方面競爭?
許多年前,在馬德鐘和吳啟華離開學校的那天,他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各自做了壹道豆腐菜。
馬德鐘做了壹只龍鳳。
就是用豆腐雕龍畫鳳,把蔬菜上才會出現的各種刀切法,如削皮、切片、切絲、半月形切、扇形、長片旋切等,運用到壹塊豆腐上。他的刀工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既然豆腐上有龍鳳,自然要做兩種口味,左邊是鮑魚醬,右邊是龍蝦醬蟹醬煨的湯。這兩種湯讓豆腐更美味,自制的材料,加上壹流的湯,真的讓豆腐發揮了化學作用。
這道菜得到了師傅的稱贊。
吳啟華做燉豆腐。
湯裏有很多黃豆,因為黃豆可以逼出豆腐原有的豆香味和風味。吳啟華雖然用最便宜的魚來熬湯,但是豆腐壹點腥味都沒有,因為他用粽子把豆腐包裹起來,既有燉的效果,又不會讓豆腐和魚湯接觸太多,影響豆腐的原味,還能讓豆腐吸收荷葉的清香,可謂壹舉兩得。
這道菜的壹個危害就是這樣很容易燉豆腐。如果豆腐味道不好,這道菜就失敗了。
荷葉打開後,豆腐的制作讓師傅和馬德鐘大吃壹驚。
因為吳啟華事先在豆腐上塗了壹層豬油,撒了壹點酒,用噴槍燒,這樣做出來的豆腐能保持豆腐的滑嫩口感,而且酒味濃郁,沒有炸過的豆腐吃在嘴裏也不會覺得油膩。
大師表揚了吳啟華。這道菜很有創意,壹流。還稱贊吳啟華以才取勝,創造力極高。不要埋沒自己的才華。
正是這些話讓壹向自視甚高的馬德鐘感到苦澀。他不相信他的廚藝會比吳啟華的差。
這部劇除了美食,還有愛情。
巧合的是,吳啟華、馬德鐘、陳慧珊和滕黎明相遇在壹起,他們也發展了壹段曲折的四角戀。
吳啟華和滕立明曾經是戀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但是因為壹些誤會而分開了。吳啟華從此壹蹶不振,後來被陳慧珊發現,幫她搬家,並決定幫她在南丫島經營壹家餐廳。他們倆很長壹段時間都很親密。馬德鐘和滕黎明在同壹家酒店工作。雖然滕利明放不下吳啟華,但他被馬德鐘感動了,決定試著與他交往。
原本家境殷實的兩對情侶,有壹天不期而遇,兩對情侶變成了復雜的四角戀。
對馬德鐘來說,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下,都有理由憎恨吳啟華。妳做飯比我好,還搶了我女朋友。無論如何,我會和妳在食物比賽中競爭。
至於比賽結果和最後四個人的感受,讓沒看過劇的朋友自己跟著劇慢慢感受吧。
長大後看過很多TVB美食劇,但沒有壹部能超越《愛的味道》在我心中的地位,因為這部劇的劇情、人物、選角、臺詞各方面都很優秀。如果壹定要吐槽的話,只有壹點,那就是TVB的各種假道具,假螃蟹,假龍蝦,都是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