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美國士兵原本以為戰爭會很快結束,沒想到戰爭會持續近9年。在此期間,美國和伊拉克都損失慘重,尤其是伊拉克,直接從繁榮的國家變成了動蕩的弱國。這場決定伊拉克命運的戰爭,雙方損失了多少人?
美國是超級大國,軍事實力世界第壹。面對伊拉克這樣的小國,美國表現出了超強的實力。僅用了20天就打敗了50多萬伊拉克軍隊。就連伊拉克引以為豪的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也躲了起來。薩達姆被絞死了,伊拉克的大國夢破滅了,等待他們的是動亂。
到201165438美軍2月離開伊拉克時,已經損失了9000多人,其中4869人陣亡,4403人死於事故。這使得戰場上的實際死亡人數達到5000人,但這超出了美國人的預期。伊拉克戰爭可以視為第二次越南戰爭。越戰期間,美國主要用炸彈對付越南遊擊隊,投入的炸彈總量比二戰的總量還要多。
然而,美軍的這種做法也招來了越南人民的仇恨。後來美軍及時調整方式,可惜美國民眾的反戰情緒越來越高,最後美軍失敗了。不幸的是,美軍突然遭到伊拉克人的襲擊,妳可能被誤殺了。在整個伊拉克戰爭中,最常見的炸彈是汽車炸彈,路邊埋的垃圾上可能還綁著炸藥。
伊拉克戰爭本應很快結束,但美軍卻陷入了伊拉克戰爭的泥潭。宣布全部撤軍後,39000名美軍仍留在伊拉克。也許這是因為美國政府的預算不足。如果壹下子疏散這麽多人,對國內安全是壹個潛在的危險。
對美國來說,伊拉克是壹場失敗的戰爭。不僅伊拉克死了4000多人,也對全球經濟造成了惡劣影響。損失了超過壹萬億美元。
伊拉克戰爭拉開了美國武力改變中東的序幕。隨著伊拉克戰爭,美國推出了“邪惡軸心”、文明沖突論和大中東計劃。
美國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通過攻打伊拉克,推翻薩達姆,在中東殺雞取卵,讓中東國家知道,如果不自動服從美國的控制,他們將遭受與薩達姆同樣的命運。同時推出邪惡軸心,明確把伊朗和朝鮮視為邪惡軸心,即警告他們薩達姆就是他們的命運。
為了安撫世界輿論和其他溫和的阿拉伯國家,美國提出了文明沖突論和大中東計劃,將美國霸權殖民中東的目的描述為改造壹個文明、和平、自由和民主的中東,將美國與伊拉克和伊朗人民的沖突描述為文明沖突,以獲得西方世界人民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