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名稱:孟良崮戰鬥地點:中國山東蒙陰縣孟良崮時間:1947 5月參加人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國民黨軍第74師(徐州指揮部)、第83師19旅第57團。結果:華東野戰軍以27萬參戰人員取得了勝利。
國軍24個師60個旅約45萬人死傷:解放軍死傷超過65438人。
傷亡三萬二千多人的國民黨軍主要將領:陳毅、粟裕、張。戰爭結果:國軍第74師被全殲的戰鬥序幕,戰鬥起因,戰鬥經過,傷亡人數,戰鬥意義,戰鬥序幕1947。其全面進攻被打破後,國民黨軍統帥部被迫集中兵力重點進攻陜北、山東解放區,企圖以鉗形攻勢殲滅之。3月下旬,國民黨軍隊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正式開始。山東轉入戰場的部隊先後達到24個整編師(軍)、60個旅、45萬人。以其精銳主力74師、5軍、11師為骨幹,編成三個機動兵團,擔負主要突擊任務。其中1兵團,下轄8個整編師,20個旅20萬人,由軍長唐·指揮,為主攻集團。兵團企圖先占領沂水、炭步,再與二、三兵團會合,向北、向東進攻,迫使華東野戰軍決戰或北援黃河。另外,在吉焦鐵路(青島—濟南)和津浦鐵路(天津—浦口)泰安以北地區,部署第二“綏靖”區五個軍,配合三個兵團作戰;第三“綏靖”區的兩個整編師是易縣和棗莊的二線部隊。4月初,國民黨軍以壹兵壹卒打通了津浦鐵路徐州至濟南段和臨沂至兗州段。三兵團占領魯南解放區後,分別從臨沂、泰安、泗水向魯中山區發起全面進攻,企圖找到華東野戰軍的主力。敵人總兵力達到13個整編師(軍),34個旅,25萬余人,相當集中。為避免在進攻中被華野分割殲滅,采取了“密集靠攏,加強維護,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方針。4月初,華東野戰軍從吉焦路南下,隱蔽在與國民黨軍陣相對應的50公裏地帶,相距僅約10公裏。6日,國民黨軍派飛機轟炸潭布附近的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向19發起全面進攻。華東野戰軍發起了抗戰。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副司令員粟裕,為了造戰鬥機,於23日從主力部隊入手,後向西進攻寧陽,但因敵未動員,未能達到援越目的。但他又向東返回,計劃殲滅整個74師和整個11師,但因5軍等部逼近迅速,均告失敗。華東野戰軍在山東的兵力有9個步兵縱隊和1個特種部隊縱隊,約27萬人,較國民黨軍遜色。面對華野處於內線防禦,敵人處於外線,兵力密集,穩中有多,形成重點進攻的嚴峻形勢,陳、蘇等華野領導人決定仍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的作戰方針。但鑒於山東戰場的新形勢,估計有利戰機遠不如過去。因此,必須用靈活的運動戰來動員和分散敵人,以便創造各種殲擊機來消滅敵人。從3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壹個多月裏,華東野戰軍主動出擊,與敵人進行了幾次接觸和戰鬥。但除敵七十二師主力於四月下旬在泰安外,其他許多殲敵計劃均未實現。五月初,正當陳、蘇計劃以三個縱隊南下魯南、蘇北進壹步調動敵人時,中央軍委、* * *於四日、六日先後兩電陳、蘇,對華野的作戰作了重要指示。據此,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副司令員粟裕於5月初調整部署,主力東移,退壹步;準備南下華中的二、七縱隱藏在莒縣地區,進入魯南的六縱隱藏在平邑附近,等待與主力配合。華野主力東進後,陳、蘇考慮了兩個殲敵方案:(1)如敵大膽前進,應在適當時機集中主力,選擇壹路殲滅之;(2)如果敵人還在逼近和撤退,我軍就後退壹步,以威縣為誘餌,引誘鐵騎去幫助敵人。5月6日淩晨6時438分,陳、蘇得知唐第壹兵團第七軍、第四十八師先頭部隊已侵入、地區,並有繼續攻陷沂水的消息。鑒於敵人位於第壹兵團最右翼,相對暴露,便於華野分割和圍殲。因此,陳和蘇決定依靠三個縱隊的力量來幫助。作戰命令下達後,粟裕反復考慮敵人不是理想目標。所以在備戰的同時,要密切觀察戰場上的情況,尋找更合適的戰機。華野主力東移後,蔣介石、陳誠誤判華野“進攻乏力”,可能繼續向東北的淄川、博山撤退。於是在5月10日,命令各部前進追擊,以達到與華野主力在魯中山地區決戰的目的。顧命令三個團大膽地向博山和沂水前進。右翼的1兵團改變了原來穩紮穩打的作戰方法,不等二、三兵團統壹行動,即以整編的74師為骨幹,在整編的25師、83師的配合下,於5月11從對莊、徐濤壹帶向炭步進攻,企圖奪取沂水至蒙陰公路。另外,整編的第7軍和第48、65師作為左右兩側的掩護。5月11日晚,華東野戰軍偵察部獲悉唐發給下屬的部署權,立即呈送粟裕。陳粟兩人連夜召開了最近的1、4、8、9縱隊和特種兵縱隊的* * *戰鬥會議。12日上午,他們下達了1、4、6、8、9縱隊分頭包圍整個74師的任務,以2、3、7、66縱隊為目標。5月11~13日戰鬥結束後,第74整編師在第83、25整編師的掩護下,由多莊北進至黃鹿寨、九寨、野豬王等地,被第9縱隊擊退,隨後占領楊家寨、佛山角、馬牧池等地,並準備於5月14日攻占潭布。5月13日上午,敵3個師再次進攻,下午4時退守黃豆頂山、崇山、馬牧池。當晚,華東野戰軍1、8縱隊以壹部兵力,迂回堵截74師前方,主力從兩翼楔入。1縱隊3師攻占曹莊及其北部高地,逼近蒙陰,形成外鋒阻擊整編65師;縱隊主力攻占了黃豆頂山、瑤山、天馬山、界牌等要害,切斷了整編74師與整編25師的聯系,殲滅整編25師壹部,撤回徐濤。八縱主力攻占了桃花山、石勒山、鼻子山,切斷了整編74師與整編83師的聯系。衡山的壹個老貓窩,占據了魚梁谷的東南方向。同時,4、9縱隊從正面進攻,占領黃鹿寨、佛山、馬牧池、隋家店,遏制了整編74師的進攻。第6縱隊從通什地區向北急進,於14晨到達多莊西南的關上、百步地區。13日晚,當整編第74師前進據點遭到攻擊時,張還在準備實施14日攻占坦布的計劃。14、5月10,張得知天馬山、馬牧池、雷石山等地失陷,預感到有被圍殲的危險,即急忙向魚梁谷、多莊方向撤退,組織力量進行反擊。華東野戰軍發現整編第74師已從南方撤退,立即出擊。擔任正面進攻的第四、第九縱隊,徹夜出擊,占領了唐家峪子、趙家城子壹線。在1縱隊的配合下,6縱隊於15日拂曉攻占多莊,切斷了整編74師的退路。8縱攻占萬泉山,與1、6縱取得聯系,在廬山、孟良崮地區形成對74帥整編的包圍圈。蔣介石和顧雖然對整編第七十四師被包圍感到意外,但認為該師戰鬥力強,地形有利,已控制制高點,壹定能堅持下去。如果周邊國家加速增援,將導致與華東野戰軍主力的決戰。因此,除保持第74整編師待命,牽制華東野戰軍主力外,嚴令新泰11整編師、蒙陰65整編師、徐濤25整編師、青約寺83整編師、合陽湯頭7軍、48整編師向第74整編師靠攏。並從萊蕪向南抽調第5軍,從大汶口向蒙陰整編第20師,企圖以10整編師殲滅蒙陰、青駝寺的華東野戰軍主力。張也認為,建制還算完整,部隊戰鬥力強,而且住在前線中央,還會得到鄰居的積極增援。所以在請求空投糧食彈的同時,他們會調整部署,等待救援。鑒於蔣介石調集了10個整編師來援,而且大部分離玉郎谷只有壹到兩天的路程,有的只有十幾公裏,情況十分緊急。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殲滅第74整編師,將被10整編師圍攻。為此,6月5438+05日,命令阻擊部隊堅決阻擊各種援赦,命令主攻部隊不惜壹切代價加快猛攻,必須在援赦到達前迅速殲滅和整編74師。5月15日上午,整個74師被圍困在以孟良崮為核心的幾個山頭上,主要集中在520、540、600、610、蘆山、刁窩等高地。13,華東野戰軍發起總攻,各部隊從四面八方多次突擊,整編74師苦戰。16晨,華東野戰軍攻占刁窩、魯山,整編74師主力全部失守。下午,天空陰沈沈的,能見度很差。華東野戰軍以為整編的74師已經全軍覆沒。但清點俘虜人數時發現,敵殲敵人數與師團人數相差壹萬多人。部隊立即嚴密搜索,最終整編74師、83師1團以上,擊斃張。16戰鬥結束16: 30,華東野戰軍發現敵電臺活躍,粟裕命令第四、第八、第九縱隊搜索孟良崮至刁窩之間的山谷。到18,發現藏匿敵人7000多人。華東野戰軍主力第二、第三、第七、10縱隊,以及擔負阻擊援敵任務的魯南、濱海等軍區部隊,在對74師進行圍剿整編的過程中,積極牽制和阻擊壹切援敵。國民黨軍的各路援軍,在蔣介石和顧的壹再嚴令下,奮力推進,有的推進到離格倫5公裏的地方,炮彈都能打到。但由於頑強阻擊,他們不僅沒能挽救整編74師,反而傷亡慘重。此役,華東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所屬第七十四師、第八十三師壹個團,共計32680人,其中俘虜19680人。據臨猗行署出版處編纂的《孟良崮戰役資料選編》數據,孟良崮戰役中,陣亡約2043人,受傷約9300人,下崗約846人,共計1,21,89人。戰鬥意義孟良崮戰役基本粉碎了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開創了我軍在敵軍重兵集團密集推進的情況下,從其前線中心切斷主攻部隊的先河。此役的勝利不僅在心理上震懾了國民黨軍,而且打亂了國民黨軍在山東的重點進攻部署。他們不得不對活動計劃進行新的調整。重新發動的攻勢已失去了最初的強大勢頭,又由於我華東部隊相繼向內線進攻,尋求決戰的時機已經喪失。7月中旬,國民黨軍已處於不利地位,結束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在孟良崮戰役中摧毀了整編74師的“王牌”部隊,沈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人民解放軍的士氣,使我軍由弱轉強,極大地改變了全國的軍政形勢,是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的重要轉折,為劉鄧軍隊挺進中原奠定了基礎。為解放戰爭中國民黨的失敗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