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妳說幾個素菜的做法,妳自己換換口味吧!(不算正宗素菜!正宗素菜是連蔥姜都不帶的,我吃過但不會做!)
絲娃娃(貴陽的名小吃)
原 料: 精面粉250克,綠豆芽50克,海帶絲25克,酸蘿蔔絲25克,大頭菜絲25克,折耳根節25克,芹菜節25克,蕨菜節25克,涼面25克,窩筍絲25克,酥黃豆20克。
鹽、麻油、醬油、醋、味精、姜沫、蔥花等適量
操 作: 烙。面粉加水,鹽少許揉勻挪透(水與面粉比例為1:6),平鍋燒熱刷油、擦幹,然後左手抓起面團甩圓並向鍋底杵壹下成為直徑為9厘米的圓薄皮時,右手立即把圓形面皮揭起,這樣制作數十張春卷皮,放入蒸籠稍蒸壹下使其回軟,便於包食。再將綠豆芽、海帶絲、芹菜節、蕨菜節用開水氽過,分別裝入小盤中,小碗內放入醬油、醋、味精、麻油、姜沫、蔥花、糊辣椒兌成汁。春卷皮中放入各種素菜絲包成上大下小的兜形,放入酥黃豆,澆淋兌好的辣椒汁即成。
貼士:水與面粉比例壹定要掌握好,攤皮時動作要快,要會“甩面”。
家常紹子魚(四川風味素菜)
原 料: 土豆 400克 油皮 300克。
水面筋 70克 澱粉(蠶豆) 8克 雞蛋 120克 冬筍 20克 黃豆粉 5克 香菇(鮮) 15克 胡蘿蔔 20克。
鹽 4克 味精 3克 大蔥 15克 白砂糖 2克 姜 7克 醋 5克 大蒜 5克 泡椒 10克 江米酒 20克 豆瓣醬 10克 菜籽油 40克 胡椒粉 1克 各適量
操 作: 1. 土豆洗凈煮熟去皮,入盆內搗成泥;
2. 土豆泥內下雞蛋、芽菜末10克、冬筍絲、豆粉、味精、胡椒粉、姜米、鹽適量,用筷攪茸;
3. 然後,把油皮攤開鋪平,放入攪茸的土豆泥,卷好制成魚的形狀;
4. 用小剪刀將魚身剪成均勻鱗甲;
5. 香菇制成小圓圈作魚眼眶;
6. 胡蘿蔔做成小圓珠作魚眼珠;
7. 再用剪刀將魚尾剪成人字形,裝入蒸籠蒸熟即成素魚;
8. 面筋蒸熟鍘細成素肉碎末;
9. 蔥切花、姜蒜切末,泡紅椒鍘茸;
10. 鍋中入油,下泡紅椒煸香,吐油時下姜、蒜、素肉末、素魚、湯、鹽、糖、味精、醪糟同燒;
11. 入味後下醋,水澱粉、豆瓣醬和蔥花,緊汁後起鍋入盤
瓦塊茄魚(北京功德林素菜館創新名菜)
原 料: 茄子 300克。
雞蛋清40克 香菇(幹)20克。
鹽3克 辣椒醬20克 醬油10克 醋2克 白砂糖10克 味精2克 姜5克 花生油100克 澱粉(豌豆)15克
操 作: 1.將茄子去皮切成1厘米厚、3厘米寬、6厘米長的塊,兩面剞上壹字花刀;
2.茄塊再加入鹽少許,腌約15分鐘,輕輕擠去部分水分待用;
3.水發香菇切成丁;
4.雞蛋清攪勻待用;
5.炒鍋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將茄塊逐塊掛上蛋清糊下鍋,炸呈金黃色,出鍋瀝油;
6.炒鍋留底油,下姜絲、辣椒醬、味精、精鹽、醬油、醋、白糖,煸炒入味;
7.再下茄魚、香菇丁和鮮湯100毫升,小火燒4~5分鐘,待汁收濃,淋上香油即成
茄汁素雞腿(湖北風味素菜)
原 料: 土豆(黃皮)500克 油皮120克。
冬筍100克 口蘑10克 澱粉(蠶豆)5克 辣椒(青、尖)5克。
鹽4克 醬油15克 白砂糖5克 番茄汁25克 味精3克 姜5克 花生油50克 胡椒粉5克
操 作: 1.豆腐皮(油皮)切成9厘米長、3厘米寬的條;
2.凈冬筍壹半切成細絲,壹半切成小丁;
3.水發口蘑去蒂切成小丁;
4.青椒去蒂、籽,切成菱形塊;
5.醬油、白糖、味精克放入碗內,調勻成醬色;
6.馬鈴薯(土豆)洗凈、蒸熟去皮,壓碎成泥;
7.馬鈴薯加入冬筍丁、口蘑丁、味精、白糖、精鹽、姜粉、幹澱粉,拌勻成餡;
8.將豆腐皮條平鋪在案板上,先把3根冬筍絲橫擺在上面,然後,放上馬鈴薯餡,包紮成雞腿絲,用調稀的濕澱粉5克抹勻封口,如此制成16個素雞腿;
9.做好的素雞腿入籠用旺火蒸10分鐘取出,分別用醬色塗勻;
10.炒鍋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素雞腿逐個放入鍋內炸3分鐘,至呈金黃色時撈出;
11.將雞腿壹個腿朝外,壹個腿朝裏,交叉地擺入盤中;
12.原炒鍋倒去余油,置旺火上,放入青椒稍煸後,加入清水50毫升、茄汁、味精、精鹽,燒制;
13.待燒沸後,用剩余的濕澱粉調稀勾芡,淋入香油,鍋顛簸勻,起鍋澆在盤中,撒上胡椒粉即成。
貼士:豆皮鋪平,冬筍絲橫擺在上面,露出1/3,然後放馬鈴薯餡,包紮成雞腿形狀,即為素雞腿
軟炸素腰花(北京風味素菜)
原 料: 水面筋200克。
雞蛋240克 小麥面粉20克 澱粉(蠶豆)10克。
八角3克 醬油20克 茴香籽[小茴香籽]2克 白砂糖8克 桂皮1克 丁香1克 味精2克 姜2克 花生油30克
操 作: 1.將面筋蒸熟壓成1.5厘米厚的大片,切成4塊;
2.將面筋塊放在八成熱的香油中,炸成金黃色;
3.炒勺內留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放入姜末、面筋塊、醬油、白湯250毫升、味精、白糖;
4.再將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用凈布包好,同時放入勺內,用微火將湯汁燜幹,倒出晾涼;
5.將燜好的面筋剞上0.3厘米寬的十字花刀,再切成長3.6厘米長、1.2厘米寬的條,即為“腰花”;
6.將面粉撒在“腰花”上抖散;
7.把雞蛋磕在碗中,加入濕澱粉、余下的面粉和清水50毫升,攪成稀糊;
8.炒勺內放入花生油,在旺火上燒至四成熱,將“腰花”沾上稀糊,放在油中炸成淺黃色即成。
貼士:宜用全蛋糊,又稱軟炸糊,多用於軟炸或鍋燒,炸後燒、煮、蒸亦可,最佳兌制比例是:面粉150克、全蛋100克、澱粉50克、清水25克
幹炸素黃魚
原 料: 雞蛋240克。
豌豆25克 冬筍30克 口蘑20克 香菇(幹)13克 澱粉(蠶豆)10克 油面筋20克 小麥面粉20克 面包屑30克。
鹽3克 椒鹽3克 醬油10克 味精2克 姜1克 芝麻醬25克 花生油40克 白砂糖2克
操 作: 1.雞蛋120克磕在碗中,加入面粉、精鹽、濕澱粉和少量清水調成稀糊;
2.凈冬筍、水發香菇、水發口蘑都切成細絲;
3.油面筋先用刀破成兩半,再放在開水中燙壹下,擠幹水分,切成碎塊;
4.炒勺上旺火,舀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下入姜末、冬筍、香菇、口蘑、油面筋和鮮豌豆,放入白湯75毫升、醬油、味精、白糖炒熟;
5.當湯汁將盡時,淋入5克調稀的濕澱粉,攪炒均勻,倒在碗中,摻入芝麻醬和濕澱粉,拌勻成餡;
6.雞蛋120克磕和碗內攪勻入油鍋攤成蛋皮平放,將餡料放在雞蛋皮的壹半上,攤成約21厘米長、6.6厘米寬1.2厘米厚、兩頭尖的魚身形狀;
7.再將雞蛋皮的另壹邊翻折過去,蓋在“魚身”上;
8.雞蛋皮的邊緣用稀糊粘在壹起,掖在“魚身”下面,然後進行捏塑,先捏成黃魚模樣;
9.再把“魚脊”和“魚尾”部摁扁成背鰭形狀,並刻上刀紋;
10.在頭部刻壹個半圓形的“魚鰓”用冬筍和香菇做成“魚眼”粘好;
11.整條“黃魚”塑好後,放在抹好的壹層油的盤中,上屜蒸約半小時,取出晾涼,將兩面抹勻面糊,粘上面包渣;
12.炒勺回微火,加花生油,燒至四成熱,把“黃魚”放入,炸成金黃色後撈出;
13.先用刀從頭到尾切通,再切成1.5厘米寬的斜塊,放在盤中,對好刀口,保持魚形完整,撒上花椒鹽即成。
貼士:整條“黃魚”塑好後,先蒸熟定型,晾涼後再炸,因外粘面包屑,炸時油溫不可過高,以免外皮焦糊
素糖醋對蝦(北京功德林素菜館名菜之壹)
原 料: 油皮100克 胡蘿蔔600克。
香菇(幹)20克 冬筍25克 青椒50克 澱粉(蠶豆)13克 菠蘿70克 玉米面(黃)20克。
白砂糖30克 醋15克 胡椒粉2克 鹽5克 番茄醬25克 味精3克 姜5克 料酒15克 花生油60克 香油10克
操 作: 1.胡蘿蔔洗凈,削去皮,先取400克下入鍋中,加水煮至熟爛,撈出用涼水沖涼;
2.然後再用細鋼絲籮過成胡蘿蔔茸,放入小盆內;
3.胡蘿蔔茸內加精鹽、味精少許和玉米粉攪拌成餡;
4.再取150克生胡蘿蔔削成蝦頭和蝦尾形;
5.將面粉放入碗內加入適量清水調成粥狀的面糊;
6.油皮裁成12厘米見方的大片,壹面均勻地抹壹層面糊;
7.再將胡蘿蔔餡搓成拇指粗彎曲的條擺在油皮上,在餡條的兩頭分別接上蝦頭和蝦尾;
8.然後用油皮將餡條卷起用面糊將接口處粘牢即成為素對蝦;
9.香菇、冬筍、青椒、胡蘿蔔50克均切成綠豆粒大的大丁,在開水鍋中氽壹下,撈出晾涼;
10.菠蘿削皮洗凈,切成綠豆粒大的小丁;
11.兩個炒鍋同時上火,壹個鍋內下入香油,放入姜末煸出香味,再下番茄醬、精鹽、味精、料酒、白糖、米醋、胡椒面、開水150毫升,調成糖醋味汁;
12.糖醋汁燒開下入香菇丁、冬筍丁、青椒丁、胡蘿蔔丁、菠蘿丁,用水澱粉將汁勾濃;
13.另壹鍋下入花生油,燒七成熱,下入素對蝦,逐個炸至外皮焦脆,出鍋瀝油,擺入盤中,澆上糖醋汁即成。
貼士:炸素對蝦,旺火熱抽炸定型,中火溫油炸至熟透,再改大火沖炸上色,此為“炸”法三步曲,不可不知
素翡翠雞片(北京功德林素菜館名菜之壹)
原 料: 猴頭菇200克。
青椒25克 胡蘿蔔10克 澱粉(蠶豆)13克 雞蛋清25克。
味精2克 姜5克 鹽3克 花生油30克 料酒10克
操 作: 1.將水發猴頭蘑擠幹水分,切成片,放入碗內,加蛋清,用手拌均勻;
2.青椒洗凈去核,切成抹刀片;
3.胡蘿蔔洗凈,削去皮,切成花斜刀片;
4.炒鍋上火,下入花生油,燒至四成熱,將雞片下鍋滑開,再將配料入鍋壹起滑開,出鍋瀝油;
5.燒鍋留底抽,燒至七成熱,下入姜絲、鮮湯100毫升、鹽、料酒、味精燒開,淋入濕澱粉勾芡,下入滑好的片料,淋入少許明油即成。
水發猴頭:將猴頭蘑置於容器中,用熱水泡上,水要寬些,用瓷盤壓上,使其全部浸入水中,待其脹足發透,用快刀削去發硬而老的根部(切不可碰壞頭部的毛須),再用清水漂洗數次,用涼水(水要寬些)泡上即可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