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這些東北的特色,竟然都來源於滿族

這些東北的特色,竟然都來源於滿族

--說滿語的東北銀兒--

如果蕭紅故鄉的河不叫做呼蘭河而是叫做煙囪河,我想她可能會給《呼蘭河傳》取壹個別的名字。(煙囪河傳,畫面太美……)呼蘭是滿語,翻譯過來就是煙囪。

大清亡了,滿語也快亡了,不過生活中上,東北人每天說的詞匯有很多都來源於滿語:

薩其馬現在暢銷全國,這是壹個典型的滿語詞。

餑餑,很多東北人可能都會覺得這個詞妥妥的是漢族詞,但實際上也來源於滿族,滿族把壹切幹糧類食品都叫做餑餑。

勒勒,胡勒勒,瞎勒勒,就是瞎扯瞎說的意思。

喇忽,聽著很像馬虎,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特(三聲)勒,衣褸不整曰特勒。

稀罕,如今已經火遍全國……

除了煙囪河,還有很多地名、山河名也是滿語,比如吉林,是滿語“吉林烏拉”的簡稱。還有《甄嬛傳》中甄嬛家人被流放的“苦寒之地”寧古塔,並沒有塔, 寧古塔是滿語“6”的意思。興安嶺,滿語意“金山”,發音為興安阿林,直譯過來好聽又吉祥。還有某飲品(奶粉吧?)完達山,異曲同工,滿語叫做完達阿林。

--跳大神兒~---

“跳大神”這個詞,對於壹個東北年輕人來說,可能從很小的時候,就仿佛和板凳和餃子和滑梯等等的常見的東西壹樣熟悉了,但其實很多人沒想過跳大神怎麽跳,為什麽跳,誰來跳,跳給誰……這是壹個離人們越來越遠的風俗了,說是陳規陋習也不為過。

“跳大神”來源於薩滿教,不單是滿族,現在在遙遠的西方,壹些突厥語民族中仍然有信徒。“薩滿”原為通古斯語,意思是“激動不安和瘋狂亂舞的人”,也就是巫師。薩滿教崇拜自然神、圖騰和祖先,薩滿就是溝通人和神的信使,滿族和早期東北人“信巫不信醫”,《呼蘭河傳》裏的活潑可愛小童養媳就是這樣被惡婆婆和薩滿活活虐待死的。不過《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薩滿是有真正超自然能力的,並且用生命來守護部落的正面形象。

--吃的--

說到東北菜,似乎幾乎沒有人會想到山東菜,這其中,代表性的超大份的豬肉酸菜燉粉條可能起了突出作用。

酸菜、豬血腸、驢打滾兒、粘豆包,包括薩其馬,還有很多現在流傳沒有那麽廣的壹些美食,都是純滿族血統,美食,上圖就可以了。

--掛箋--

滿族人受漢族人的影響,過年時貼起了春聯,但他們還在門楣上貼上了“掛旗”,現在更普遍的叫法是“掛箋”, 過去滿族人按照自己的旗屬貼上或黃,或紅,或白,或藍的掛箋,而漢族人用多彩而自由的顏色接受了這個習俗。

在生活在胡漢交界線--遼寧的我的記憶中,彩色的掛箋遙遠而模糊,印象中鄰居們即使用掛箋,也是中原的紅色。但看到文字描述的時候模糊的彩色掛箋的記憶還會浮現……不過聽說在吉林彩色掛箋和對聯壹樣常見。

--采生--

“采生”這個詞即使是東北人也可能很陌生,不過,“小孩子的性格,智慧,命運會像第壹個人進產房看他/她的人”的這句老話很多東北人應該都聽過。當然了,人們默認不算護士和醫生的。和其他萬萬沒想到“這竟然不是漢族習俗”的習俗壹樣,這是東北人采納的滿族傳統。快去問問自己的采生人是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