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去過朱家角古鎮,後來就沒去過了,因為古鎮遊客多,商業化也挺猛。大概是嘗過了,沒想到兩年後還記得在那裏嘗過的美味。
去朱家角之前,我沒見過炸肉,但是古鎮的大街上有很多賣炸肉的店。看起來像沒有米飯的粽子。壹小塊肉用粽子葉包得整整齊齊,醬油紅的閃閃發亮。我買了壹塊嘗了嘗。壹點也不油膩,軟軟的,爛爛的,但也沒散架。
回來就想搞清楚為什麽會有紮肉這麽好吃的東西。結果找不到,卻能找到紹興紮肉。我想知道它們是不是壹回事。想想也是很有可能的。古代貨運基本靠水路運輸,所以江南古鎮大多依水而建,有上千年的歷史。商販來來去去都是從外地帶吃的,這並不意外。
令我驚訝的是,我去紹興古鎮從來沒見過這麽多肉店。至於紹興的紮肉的來源,據說過去為了顯得肉的大塊,是用粽子葉包起來的。沒想到肉的味道變好了,就傳了下來。
“奶奶”不是壹個品牌。奶奶的粽子,就是家裏奶奶包的粽子,也是捆綁食品。尤其是肉餡餃子最有名,這還不是最正宗的。壹條街很多肉餡餃子都有媒體推薦,我就隨便挑壹個嘗嘗。事實上,這裏還有壹個驚喜。如果只是想嘗嘗,可以買個迷妳肉餡餃子。看起來很可愛。和大肉餡餃子比起來,除了不過癮,應該沒有太大區別。畢竟是同壹個奶奶做的,同樣的肉,米飯,葉子。
剛來的時候我以為上面說的肉紮是粽子,其實不是。因為做法不壹樣,紮肉的做法更接近紅燒肉,而粽子是包起來水煮。嘉興的粽子非常有名。如果妳有機會在這裏多逛逛古鎮,妳會發現幾乎每個古鎮都有粽子店,也是江南美食的代表!
除了以上兩種需要紮的,還有其他食物。蹄花、熏青豆、豆腐幹、蝦仁、鹹菜在古鎮也是相當常見的。我分不清這裏的蹄球和周莊的沈萬三蹄球有什麽區別,以後可以專門再寫壹篇。
除了這些特色菜,還有壹些南方美食可以嘗試,比如鮮肉湯圓、大餛飩、糯米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