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趙真的故事,我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卑鄙的皇帝之壹。
比如說。
壹天晚上,趙真加班到深夜,又累又餓,想吃壹夜羊肉湯。皇帝吃夜宵不是分分鐘的事嗎?但他只是守口如瓶。第二天,王後知道了這件事,對他說:“陛下日夜操勞,壹定要保重身體。如果妳想喝羊肉湯,隨時告訴廚師。怎麽能餓著肚子讓龍受罪呢?”
趙真嚴肅地說,“我吃壹碗羊肉湯也沒關系。我怕廚房每天晚上都會殺羊。我不忍心浪費和傷害東西。因此,我願意忍受壹時的饑餓。”
再舉個例子。
壹天,考慮到宮殿過於擁擠破舊,趙真考慮擴建宮殿,於是派人與宮殿北面的居民商量。俗話說“遍天下,豈是王者之地?”壹個國家的國王想向他的臣民要壹塊地,建公共基礎設施,刺激GDP增長,甚至和他們商量,這難道不奇怪嗎?
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後面。拆遷對象拒絕宮中拆遷談判。不管他們給多少錢,他們都不會搬出去。事情就這麽僵持著。按照常理,下壹步應該是政府發布強拆通知,聘請拆遷專家,推土機後開進拆遷現場。但這壹幕沒有發生,趙真退步了。
於是北宋有了歷史上最小的宮殿,只相當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府邸。
當然,說到慷慨,趙真也相當慷慨。
科舉制度發展於北宋。由於即將到來的考試期間,成千上萬的考生聚集在北京,供需極度不平衡,房租飛漲,尤其是考場附近的房子。趙真為這些考生準備了相對便宜的“公租房”,即“樓店”。
北宋嘉佑年間,北京有壹場流行病。趙真特別頒布法令,免除公租房租金和“免建商鋪租金”。這壹政策將防止貧困考生因無錢租房而流離失所。
1063年農歷三月,趙真去世,享年54歲。據說消息從大宋傳到遼國,他的老對手遼國國君也很震驚。他流著淚說:“我要為他建壹座紀念碑,以示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