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很多:熱幹面、糯米油條、面窩等。很特別,或者周黑鴨的食物很好吃,這是武漢的特色。湖北其他地方,那我就不太清楚了。
紅山臭魚白菜。地角裏的牛系列(什麽牛脖子,骨頭等。):忻州的香菇,湖的螃蟹,洪湖的蓮子魚蝦,孝感的米酒褲衩(壹道菜名),襄樊的大頭菜,鄂州的武昌魚。
1,老桐城——三仙豆皮“老桐城”是壹家位於漢口中山路大支路(大支路1號)的大型餐廳的名字。以著名小吃三鮮豆皮聞名,被譽為“豆皮之王”。這家餐廳成立於1931。原來是漢口古城堡大直門外,是城鄉之間的通道。所以取名桐城甜品店。抗戰勝利後,又恢復營業,改成了妳的老桐城甜品店。這家店模仿湖北傳統小吃豆皮,決心改良,很受甜食的歡迎。制作方法是將綠豆和大米混合磨成漿,放入鍋中攤成薄皮,裹上熟糯米、肉丁等餡料,放入油中炸制而成。資深廚師金高安精益求精,餡料以鮮肉、鮮蛋、鮮蝦為主,打造三鮮豆皮。皮包金黃有光澤,入口脆嫩,燉的更香。毛* * * *嘗了四次,每次都很欣賞。外地人、外賓來武漢,盡快吃到老桐城豆皮。2.四季-美湯包“四季美”是位於漢口中山大道992號(近江漢路)的壹家小吃店的名字,意思是壹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比如春天的炸春卷,夏天的冷食,秋天的炸大閘蟹,冬天的酥餅。1927開業,生意興隆。後來,高級廚師鐘生初等人在這家店制作了中式武漢風味的蒸餃,深受顧客好評,被譽為“湯包之王”,使這家店成為壹家主要供應蒸餃的湯包屋。他們講究餡料,選材嚴格。首先,他們將新鮮的豬腿剁成糊狀,然後與肉凍和其他調味品混合,用薄面團包裹,放在籠子裏蒸,肉凍就成了湯。膏體鮮嫩,壹籠七個,配上姜絲醬和醋,鮮美無比。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他們除了要做鮮肉湯包,還要做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肉末湯包、什錦湯包。3.蔡林的故事——熱幹面、熱幹面、刀削面、義福面、擔擔面、四川面、北方的渣江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它不僅不同於冷面,也不同於面湯。制作方法是面條基本都是先煮熟,然後放在壹起瀝油,攤開冷卻。吃的時候用開水焯幾下,瀝幹,拌上麻醬、蝦仁、蔥花、蘿蔔丁、香油、醋。朗朗上口的時候,又香又有嚼勁。熱幹面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初漢口常棣街賣面湯的包利。他怕賣不出去的面湯變酸,就撈起來掛在唱片上。他不小心打翻了油鍋,他把香油拌到了面條裏。第二天,他把這些面條在開水裏煮了幾下,撈出來拌上調料。它們熱氣騰騰,香氣四溢,讓人爭相購買食物。他脫口而出,“熱幹面”。人們都說熱幹面好,從此他壟斷了這方面。壹些食品攤販看到他的生意興隆,就向他學習並出售。現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熱幹面館和小攤,是武漢人早上喜歡吃的早餐小吃之壹。蔡林熱幹面館是其中最有特色和最著名的。蔡林熱幹面館原位於漢口中山大道854號,面對水塔。現在是連鎖經營,在武漢三鎮有幾家店。4.記餃子記餃子店位於漢口中山大道384號,離李記路不遠。1920由黃陂人譚誌湘創立。專營餃子近80年,包餃子有壹手絕活。從選肉、配料、口味、餡、制到包、湯、煮等工序都有嚴格的標準,比如用新鮮的豬腿、牛腿做餡,用豬蹄熬湯,加入蝦仁、香菇、香菜、蔥花等佐料,做出的餃子鮮嫩、湯鮮、造型美觀。除了傳統的鮮肉湯圓,名師譚銀山近年來陸續開發出香菇湯圓、工廠粽子、三鮮湯圓、雞肉湯圓、蝦餃等新品種,以適應不同食客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