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獅子頭是哪裏來的?

獅子頭是哪裏來的?

獅子頭是淮揚菜。

獅子頭,原名葵花排骨、葵花丸子,是中國淮揚菜中的傳統名菜。始於隋代,相傳楊迪招財期間,廚師以揚州四大名勝為主題,制作了糖醋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片、葵花剁肉四道菜,唐代改名為獅頭。這道菜吃起來軟糯油膩,健康營養。

江西宜豐也有這道菜,流傳了100多年。具有色澤雪白,肉質鮮嫩,清香醇和的特點,四季皆宜。安徽巢湖每年春節都會紮彩球,耍獅子,慶祝五谷豐登。屆時,當地人民會制作獅子頭形狀的小吃來獎勵舞獅者。這種習俗從古代就流傳下來了。因為這種點心用堿量比普通發酵面團略大,所以特別脆香,存放幾天也不會變軟。

獅頭的歷史淵源;

獅頭在揚州方言中被稱為“大肉排”,在北方方言中被稱為“大肉丸”或“四喜相會球”。據說它的“遠祖”就是南北朝美食經典中記載的“跳丸烤”。清代《條丁集》中淮安有壹道菜叫“大哥大肉圓”,其制法如下:“取肋肉,去皮,切成細長條,做粗,加豆粉,加少許調料。不要用手摩擦它。或炒或蒸(襯嫩綠色)”說明了獅子頭菜在清代是被社會認可的。

獅子頭菜的烹飪很重,小火燉了40分鐘左右。這樣就會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揚州獅子頭的烹飪方法有燉、蒸、燜三種,但品種繁多,有蟹粉燉獅子頭、蚌肉烤獅子頭、雞丁烤獅子頭等。

嘉慶年間,甘泉人蘭林也在《漢江三歌》中唱過揚州的“葵花丸子”。其序曰:“肉細剁粗剁成丸,菜油煎成葵花黃,俗稱葵花丸子。”其詩曰:“客串大廚斷絲勤,葵花放新。吃飽了也要想想太陽,肉也就壹個接壹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