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究證明,雞蛋中蛋白質的質量僅次於母乳,是所有日常食物中蛋白質最好的食物。雞蛋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它們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有營養的早餐”,是兒童、老人、孕婦、肝炎、肺結核和貧血患者以及手術後恢復期患者的良好補充。
雞蛋雖好,但在食用量上要講究科學。壹些從事腦力或輕體力勞動的年輕人,每天吃5-6個雞蛋,增加營養;為了增強中小學生的營養,有的家長每天給孩子吃5 ~ 6個雞蛋。在壹些農村,有些產婦為了增加營養吸收,加快身體恢復,每天需要10 ~ 15個雞蛋。很多人認為:“雞蛋有營養,多吃點補補身體。”事實上,並非如此。雞蛋吃多了,不吸收營養,會導致營養過剩,反而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
那麽,壹個人壹天應該吃多少雞蛋呢?身體每天能消化吸收的雞蛋數量,對於不同體質、不同年齡的人來說,會有所不同。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為了保證飲食均衡,滿足身體需要,又不導致營養過剩,壹般情況下,老年人壹天吃1 ~ 2個雞蛋比較好。對於中青年人來說,如果從事腦力或輕體力勞動,每天吃2個雞蛋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營養攝入較多者,每天可吃2 ~ 3個雞蛋;青少年和兒童因為身體長,新陳代謝快,壹天也可以吃2 ~ 3粒。孕婦、產婦、身體虛弱的哺乳母親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因為需要增加優質蛋白質,每天可以吃3-4個雞蛋,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