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蝦池消毒。在蝦池進水前15天~20天,用生石灰對蝦池徹底消毒,殺滅池中全部野雜魚類和有害病菌、病毒,生石灰用量為75公斤/畝~100公斤/畝。也可用30ppm~50ppm漂白粉進行清塘消毒。
⒉蝦池進水。放苗前10天左右,經過水濾網向蝦池內註水。濾網用60目網片制成,水位應視天氣狀況而定,如果天氣穩定,宜進水50厘米~60厘米,便於水溫上升,促進蝦的生長,如天氣不穩定,則應深壹些,減少水溫波動。
⒊蝦池施肥。壹般應在放苗前7天~10天選擇晴天進行施肥,蝦池進水50厘米~80厘米,每畝施氮1ppm、磷0.1ppm。如果是新塘可適當混用壹些雞糞等有機肥,加速浮遊藻類的繁殖,雞糞用量為3公斤/畝~5公斤/畝,以後每周視池水肥度情況進行追肥。天然基礎餌料繁殖較好的蝦池,對蝦在養殖前期體長3厘米以內時基本可以不投飼料。 壹般人群均可食用
⒈適宜中老年人缺鈣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適合孕婦和心血管病患者食用;適宜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癥、腰腳瘙弱無力之人食用。
⒉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為動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中醫認為,海水蝦性溫濕、味甘鹹,入腎、脾經;
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適宜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癢、皮膚潰瘍、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⒈整只對蝦的烹調方法有紅燒、油炸、甜烤,加工成片、段後,可溜、炒、烤、煮湯,制成泥茸,可制蝦餃、蝦丸;
⒉色發紅、身軟、掉拖的蝦不新鮮盡量不吃,腐敗變質蝦不可食;蝦背上的蝦線應挑去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