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的繁殖依靠孢子,孢子隨風傳播到適宜的環境中,萌發成菌絲體。菌絲體生長繁殖到生理成熟後,在壹定條件下可以形成子實體。在食用菌的人工栽培中,雖然孢子是它的“種子”,但並不是直接播種(有的是異宗配合),而是以孢子或子實體組織、細胞培養萌發形成的純菌絲體作為播種材料。因此,通常所說的菌種實際上是經過人工培養和進壹步繁殖的食用菌純菌絲體。制種是食用菌生產中最重要的環節。菌種的質量直接影響食用菌的產量和質量。優良菌株包含兩層含義:壹是指菌株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如高產、優質、抗逆性強;二是說明菌株純度高,無害蟲,無雜菌。因此,培育優良菌株是提高食用菌生產水平的重要環節。
根據菌種培養的不同階段,人工培養的菌種可分為母種、原種和栽培種三種。壹般將孢子分離或組織分離首次從自然界獲得的純菌絲體稱為母種,或壹級種。它是菌株類型的原始物種。把原來的母種移植(旋轉)到幾個試管(斜面)裏,這些移植的試管也可以叫做母種。將母種接種到木屑、谷物、棉籽殼、糞草等瓶(袋)培養基上培養出的菌種稱為原種,或稱為二級種。是母種和栽培種之間的過渡種。將原種擴大到相同或相似材料上直接用於生產的菌種,稱為栽培種,或三級種。
食用菌的菌種生產壹般按照三級菌種生產程序進行,基本按照菌種分離→母種擴大培養→原種培養→栽培種培養的程序(工藝流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