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腔棘魚
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腔棘魚屬於矛尾魚屬,是肺魚和四肢哺乳動物的近親。腔棘魚長期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卻在非洲南部近岸用網捕到壹條現生種類。後來發現,這類魚已早為島民所熟悉,其肉鹽腌曬幹後可吃,粗鱗用作研磨料。
2、豪勛爵島竹節蟲
世上最罕有的昆蟲
豪勛爵島竹節蟲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壹種大型竹節蟲,於1930年壹度被視為已滅絕,於2001年卻被重新發現。此蟲實際上已在其最大的棲息地——豪勛爵島上滅絕,目前僅在鄰近的壹個火山巖——波爾斯金字塔上發現壹個小於30個個體的種群。
3、老撾巖鼠
絕跡千萬余年後再度出現
老撾巖鼠是壹種外表介於松鼠與老鼠之間的嚙齒類動物,有長須,類似松鼠的尾巴。2005年在老撾原始森林首次發現,當時認定是壹種全新的物種,但後來的研究表明,它是壹種“滅絕”了1100萬年的矽藻鼠的分支。
4、巨水雞
在新西蘭最珍惜的物種
巨水雞可是新西蘭本土的瀕危保護鳥類物種,棲息於新西蘭南島的高山草地環境中。其身材壯碩行動笨拙,沒有飛行能力。曾被認定業已滅絕,卻於上世紀中葉重又現身。
5、百慕大圓尾鸌
百慕大的國鳥
百慕大圓尾鸌與海燕相似而體型較大,常於大海低空逐浪飛行,是遠渡重洋進行遷徙的鳥。它的窩只築在百慕大群島。據說,1615年的那場饑荒使得最後壹只圓尾鸌死於非命。直到1951年才在百慕大群島的城堡灣偶然發現18對巢中成對的百慕大圓尾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