潿洲島北與廣西北海市接壤,東接雷州半島,東南與斜陽島、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西與越南接壤。潿洲島南北長6.5公裏,東西寬6公裏,總面積24.74平方公裏。該島最高海拔79米。潿洲島是由火山噴發和冷凝形成的島嶼。95%以上的地層由火山巖組成,有海蝕、海積和溶巖。
素有“蓬萊島”之稱,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也是廣西最大的島嶼。潿洲島總人口654.38+0.5萬,85%以上是客家人。他們熱情好客,勤勞樸實,文化景觀主要有三老廟、天主教堂、鱷魚山景區、滴水丹平景區、石洛口景區、天主教堂景區、彩虹灘景區。
地形學
潿洲島大致呈圓形,東西寬約6公裏,南北長6.5公裏。從地質條件來看,潿洲島是壹個玄武巖臺地,表面略有起伏,覆蓋著壹層厚厚的紫色玄武巖風化。該島地勢南高北低,島東、西海拔最高,均在海拔75米左右,並逐漸向北傾斜,直至北部北港村海拔降至20米左右,再逐漸過渡為平坦寬闊的沙灘,地貌類型較為簡單。
潿洲島的海灘主要是寬闊平坦的沙灘,壹般寬150-300米,礫石層厚4-8米,平鋪在玄武巖上岸或玄武巖出露。潮間帶壹般比較寬,最寬的可達150m,潮下帶帶寬約60m。珊瑚分布,礁坪在珊瑚下面。被海浪打碎的珊瑚碎屑很容易與貝殼礫石等積累的膠形成海灘巖石。潿洲島北港地區的海灘巖從古瀉湖延伸至潮下帶的上部,並覆蓋玄武巖。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潿洲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