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首詩的全詩是:
初春,張等十八位水部成員到場。
唐朝:韓愈
大道上方的天空中有許多絲,它像黃油壹樣細膩濕潤,遠眺的草地依稀相連,但在近看卻顯得稀疏。
這是壹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於綠柳的晚春。
2.這首詩的翻譯:京城大道上空絲雨多,細潤如酥油。草地從遠處看隱約相連,但仔細看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壹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於綠柳之城的晚春。
3.賞析:這首詩歌頌初春,能捕捉到初春的靈魂,給讀者無窮的審美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蠟筆,卻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出極其難以描繪的色彩——壹種似有而無的蒼白色。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詞歌賦,就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之美提煉為藝術之美。
4.這首詩的詩人韓愈,是唐代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朝鮮吏部。謚號“文”,又名韓文公。他和柳宗元都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把駢文打碎,拓展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為“八代文學之衰”,明代他被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劉漢”。被譽為“文宗偉人”、“文學百代宗”,作品全部收入昌黎先生文集。韓愈是中國“正統”觀念的創始人,是尊儒反佛的標誌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