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全國各地的春節習俗?

全國各地的春節習俗?

山東省

春節在寧陽縣吃餛飩,叫“填倉”。在黃縣和蓬萊地區,春節早起應該是浪費了。女主人手持紅燭,照亮屋子的每壹個角落,意思是用光明驅除黑暗,然後在窗臺上貼上各種面粉做的窗花。起床後,孩子要爬門,打三個秋千。據說它們長得很快。膠東新媳婦第壹年要去老公爺爺奶奶家拜年,叫“雜根”。據說到了爺爺奶奶家就可以紮根了,不會有離婚和早寡的情況。舊時有“初五送窮”的習俗。當天要放鞭炮,以示“趕五窮”。

陜西

富平縣所有的宗族都是他們祖先的畫像。第壹天,他們召集子女祭拜,祭完之後,有金宴,稱為“祭坐”。第二年的第二天,親戚朋友們互相贈送面食和豬肉,這被稱為“崇拜節”。高陵縣的第壹天,天壹亮就在竹竿上掛黃紙祭天,稱為“迎神”。據說炭可以掛在門上,可以去瘟疫。石泉縣以黃紙為錢,農歷正月初壹掛在門上,取名“寶蓋錢”。臨潼縣把初五作為“送窮節”。剪完紙,家家戶戶都拿到門口扔掉。那壹天每個人都必須吃飽,這就是所謂的“填五窮”。

福建省

出門過年前,廈門人要祭拜天上的玉帝,稱為“祭神”。早上用鮮花水果祭神,中午用祭品和壹碗春米祭神。春米是用紅紙插在白米飯上做成的春花。“春”與“盈”在福建諧音,春米是取其“年年盈”的好口彩。漳州的第四天叫“結古”。除了進廟燒香,還要準備壹個叫“推薦箱”的糖果糕點箱,供觀眾在大殿裏迎接神靈。紹興請客同時用茶碗、橄欖金桔、茶蛋,稱為“捧金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