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斷骨再續 就找骨碎補

斷骨再續 就找骨碎補

骨碎補首載於《開寶本草》,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莖。又有崖姜、猴姜、申姜等名。具有補腎接骨,行血止血的作用。其味苦,性溫。主產於浙江、廣東、江西、雲南、貴州、臺灣等地。

 近些年臨床常用骨碎補治療斑禿、牙周炎、牙本質過敏,其對防治鏈黴素中毒引起的耳鳴、耳聾也有效。

 五代十國時的後唐明宋皇帝李嗣源壹次上山打獵消遣,突然,草叢中竄出壹只金錢豹,張牙舞爪,嚇得皇帝最寵愛的妃子從馬上摔了下來,筋骨斷裂,疼痛難忍,臉色蒼白。此時禦醫又不在身邊,大家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壹名略懂民間草藥的衛士從巖上采來壹種草藥,搗爛後敷在皇妃的骨折處,很快止了痛。回到宮中,還是用這味草藥調理治療,內服外敷,不久,斷骨再續。皇帝見狀大喜,問衛士這是什麽藥,衛士說不出藥名,皇帝即禦賜藥名為“骨碎補”,流傳至今。

骨碎補茶

 組成骨碎補50克,桂枝15克。

 制法將上藥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代茶飲。

 功用活血散寒,補腎接骨。適用於體質偏寒骨折者。

  骨碎補米酒

 組成骨碎補30克,桂枝尖15克,米酒500毫升。

 制法將上述藥投入米酒內浸泡1?2日,然後隔水燉15分鐘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飲用10毫升。

 功用溫經通絡,續筋療傷。適用於閃挫腰痛。

 骨碎補煲豬腰

 組成骨碎補6克,豬腰1個。

 制法先將豬腰洗凈切開,剔去中間筋膜,把骨碎補研細納入豬腰內。用線紮緊,加清水適量煮熟。

 用法飲湯吃肉。

 功用補腎鎮痛,活血壯筋。適用於骨折腫痛以及腎虛腰痛等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