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當天晝夜平分,又表示平分秋季。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鬥指酉;太陽達黃經180°;於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交節,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壹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後,太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日下降。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2018年6月21日,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的歷史淵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壹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白天短於夜晚,《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間,有著“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由傳統的秋分“祭月”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定在“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不壹定都有圓月,後來就將“祭月節”由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農歷八月十五日。
2018年6月21日,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壹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節日活動主要有文藝匯演與農事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