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冬天如何養生?

冬天如何養生?

中醫認為,冬天陰盛,白天越來越長。“氣始於冬”,陽慢慢生長,就像壹個剛起來的小火苗。在中醫中,陽是身體活動的能量,在西醫中,陽是身體的免疫力。也就是說,陽氣不足,冬去春來,身體就會虛弱,容易生病。如果在冬天陽氣剛剛生長的時候及時“養藏”,調養好身體,春天身體好了就可以“打老虎”了。

進補的最佳時間是立冬-立春。想在此期間好好藏好,保養好身體,就要從“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這幾個方面做好了,就可以達到護陽健身的目的,身體也會更長壽。冬天“保持隱蔽”,講究“衣食住行情”

衣物——禦寒保暖,溫度比禮儀更重要。

根據季節增加衣服,尤其要註意頭、背、腳的保暖。因為頭頂是“諸陽之會”,陽氣匯聚於此,背上有阿杜經絡(陽脈之海),掌管著生日的瀏陽經。俗話說“寒從腳底來”,腳離心臟最遠,血液流動少,通常低於體溫。腳冷了,血液循環就不循環了。血液從腳部循環後回到身體其他部位,會引起月經不調、腹痛腹瀉、腰酸腿痛等癥狀。

所以冬天保暖很重要。沒事的時候要多運動,“動則生陽”,多曬太陽促進陽氣生長,有利於身心健康。

吃——溫性食物,調理脾胃

冬天天氣冷,比如生冷的食物,千萬不能再碰。建議吃壹些溫性食物,如銀耳、烏骨雞、蓮藕、核桃、板栗、韭菜、牛羊肉等,抗寒性好。但是因為冬天身體的新陳代謝變慢,脾胃的功能會變差。即使用溫熱的食物,也要註意腸胃能否承受。因此,除了溫熱的食物外,還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膳食纖維的土豆和谷物,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最重要的是多喝水,滋陰潤燥。人所處的自然環境與天地大氣相連,所以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人也要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作息。《黃帝內經》寫明“早睡晚起,待在太陽下”,也就是說冬天天冷,要早睡(21: 00-22: 00),但不要起得太早,因為太陽出來後陽氣才會生長。過早起床會導致身體受涼,還會損傷陽氣,不利於陰的滋養。中醫認為,冬季至日陰盛衰,陽氣越來越長,白晝越來越長。因此,有“氣始於冬,周而復始”、“陽生於冬”之說。因此,在冬季的至日,保持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冬天的至日,我們應該做些什麽來保持健康呢?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和冰躺在地上,不打擾太陽。早臥晚起,必待太陽,使誌隱,有私意,有則祛寒暖,不泄肌膚,使氣急奪。這個冬氣應該是養藏之道。反過來傷腎,春季痿軟,生的人少。

1.早睡晚起

《黃帝內經》指出,冬三月要“早臥晚起,須待太陽”。此時天氣寒冷,要註意保護陽氣,不要過度耗散。所以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建議每天晚上21:00~22:00臥床休息,早上太陽升起後再起床。

多曬曬太陽

日光浴是最好的陽氣生成方式,不僅可以驅寒,還可以預防骨質疏松,減少抑郁。曬太陽的時候,建議手掌朝太陽張開,散步或者深呼吸半小時到壹小時。

通風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定時開窗換氣,增加室內濕度,防止病菌、病毒侵入體內。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可以在暖氣片上放壹條濕毛巾,或者在暖氣片旁邊放壹盆水。

保暖防寒

冬季的至日天氣寒冷,所以我們應該註意防寒保暖,這樣身體的溫暖氣血才會順暢。室內溫度建議控制在18~24攝氏度。外出的人要記得戴圍巾和帽子,可以選擇穿脫方便的羊毛衫和背心,以適應室內外不同的溫度。

5.小心不要生病

冬季氣候誘發慢性疾病的復發或加重,寒冷還刺激心肌梗死和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加重潰瘍、風濕病、青光眼等癥狀。因此,冬季要註意防寒保暖,尤其要防止大風降溫天氣對身體的不利刺激,並準備好急救藥物。

同時也要註意耐寒鍛煉,提高禦寒防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大家都知道冬天要“防寒保暖”,但有些人已經註意添衣禦寒了,還是覺得手腳冰涼。原因是什麽?

中醫理論認為“脾主四肢肌肉”,所以脾虛運化不足是四肢冰冷的原因之壹。腎是先天之本,腎陽不夠溫,也會導致手腳冰涼。脾腎虛弱可以通過食補調養。

但手腳冰涼不壹定是虛證。現在人們工作忙,缺乏運動,氣血受阻,都是比較常見的原因。有的人很潮濕,阻礙了氣血的循環;或者生活壓力大,情緒不穩,肝氣郁結,氣血運行不暢,都有可能造成手腳冰涼。

所以,如果出現手腳冰涼不易緩解的情況,不建議隨便服用補品。尤其是手腳冰涼,經常上火的人,建議找中醫調理壹下身體,否則以後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寒來暑往,四季更替。天氣變冷了,人們已經穿上了厚厚的冬裝。在冬季養生中,可以參考以下五個原則。

第壹,日常生活中防曬。作息上早睡晚起;衣物方面,要跟隨氣溫變化,註意保暖。

第二,適當補充。冬對應腎,飲食應以補腎為主。可以吃壹些黑米,黑芝麻之類的。再者,除了營養成分,還要考慮食物的溫度。冬天避免直接吃冰箱裏的食物。妳想吃的食物必須是溫熱的。脾胃是後天之本。健脾胃還能滋養先天腎精。

第三,保持精神在裏面。冬天缺少陽光,運動量少,容易導致抑郁癥。所以要在精神和心理上保持壹個相對平和的狀態,不要被外界幹擾太多,這樣才能保護陽氣,減少陰精的流失。冬季調理情緒很重要,保證七情不過分,同時有意識地自我調節。比如多看看正面積極的文學作品。天氣好的時候,盡量多出去做壹些運動。

第四,適量運動。從日常健康的角度來說,冬天不適合出汗過多的劇烈運動。首先,汗液是心臟的液體,是人體的陰精。二是汗孔敞開,人體易受寒。所以冬季養生的運動標準是運動後微微出汗,微熱舒適。適量運動可以幫助消化,避免體重過度增加。

第五,滋陰潤燥。有些地方冬天有暖氣,室溫太高,可能吃的高熱量的東西多,容易產生上火、燥熱。所以在環境上,要註意室內空氣濕度,幹燥的時候用加濕器,或者在家裏放壹點水,讓水分蒸發,對皮膚有好處。而且,多喝溫水也是壹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