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研究表明,倒著走可以調動人的身體,壹些不經常鍛煉的肌肉群,增加運動量,全面提高我們的健康水平。但是這種有益的作用只占壹部分,他的缺點也很明顯。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身體的所有組織都有其意義和價值。平時運動中很少調動的組織結構,說明它們存在的意義是對我們的身體平衡起到輔助作用,特別強烈的鍛煉她不會有什麽明顯的效果。而且改變了正常體育鍛煉的習慣,還可能對正常的肌肉和器官造成損傷。
人在倒著走的時候無法註意身後的情況,掌握平衡會有壹些困難。所以在進行這些練習的時候,身體要把之前養成的習慣扭轉過來,重新適應這種另類的方式。這個過程前期會比較痛苦。為了維持身體的平衡,我們的頸椎會承受更多的壓力,而且會對我們的腳踝和膝關節造成壹定的損傷。適當嘗試略有益處,長期鍛煉弊大於利。
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養生的理論。在《黃帝內經》中曾經提出,養生就是順應身體的需要,順應天氣,順應氣候,使身體與天地的運行變化相協調,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任何逆轉這些需求的情況,對我們的身體都是壹種損失。損失太多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甚至縮短壽命。
比如在睡姿方面,現代醫學理論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右側臥,說這樣不會壓迫我們的心臟,睡覺時血液循環更順暢,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發現,以壹種姿勢睡覺,往往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壓力。我以前是右側睡,發現對右臉的面神經和耳朵功能有壹定的不良影響。我還沒有感受到這種睡法的好處,但我明顯感受到了他的缺點。
在中國古代道教理論中,關於睡眠的方法有很多解釋。壹些流傳較廣的古籍描述,睡眠要符合自己身體的需要,找到自己最舒服的姿勢,這樣有助於加深我們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使我們的身體迅速恢復,使我們精力充沛,充滿血液,自然我們就會健康。
從上面的理論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運動模式都適合我們。如果妳覺得這種運動模式讓妳不舒服,或者不能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那就果斷放棄,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模式。倒著走也是壹樣。凡事有利有弊,不要太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