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足少陽膽經-下肢

足少陽膽經-下肢

足少陽膽經下肢15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30.環跳穴

位置:臀部外側,股骨大轉子最突出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

主治:腰腿痛、下肢癱瘓和麻痹、半身不遂、挫傷性背痛、膝踝腫痛。

31,石豐角

位置:大腿外側中線,腘窩上紋7寸。或者當妳垂下妳的手,在中指指尖。

主治:腰腿痛、下肢癱瘓、半身不遂、中風、腳氣、全身瘙癢、癮疹。

32.中都穴

位置:在大腿外側,風下2英寸,或腘橫紋上5英寸,在大腿外側肌肉和肱二頭肌之間。

主治:下肢癱瘓、偏癱、腳氣。

33.膝陽關穴

位置:膝蓋外側,陽陵泉穴上方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處。

主治:小腿麻木、膝蓋腫痛及痙攣、偏癱、腳氣。

34.陽陵泉穴

位置:小腿外側,腓骨頭凹陷處。

主治:下肢痿痹、腰臀腫痛、脅痛、肩痛、驚風、黃疸、口苦、嘔吐。

35.楊嬌角

位置:小腿外側,外側踝尖上方7英寸,腓骨後緣。

主治:面部腫脹,癰腫,下肢癱瘓,胸脅脹痛,膝大腿疼痛,驚悸,癲癇。

36.外丘穴

位置:小腿外側,外側踝尖上方7寸,腓骨前緣,平陽交會處。

主治:下肢癱瘓、胸痛、頸痛、癲狂。

37.光明穴

位置:小腿外側,外側踝尖上方5英寸,腓骨前緣。

主治:視物不清、眼痛、夜盲癥、下肢癱瘓、膝痛、乳房脹痛、乳汁不足。

38.楊府穴

位置:小腿外側,外側踝尖上方4英寸,腓骨前部稍前方。

主治:下肢癱瘓,腳氣,惡寒發熱,偏頭痛,眼角外痛,咽喉腫痛,腋下腫痛。

39.掛鈴點

位置:小腿外側,外側踝尖上方3英寸,腓骨前緣。

主治:下肢癱瘓、腳氣、成癮疹、胸脅疼痛、強頸痛、偏頭痛、咽喉腫痛、腋下腫痛。

40.徐秋角

位置:足外踝前下方,趾長伸肌腱外側凹陷處。

適應癥:下肢癱瘓、腳氣、瘧疾、胸痛、頸痛。

41,祖林七點

位置:足背外側,第四跖趾關節後,小指伸肌腱外側凹陷處。

主治:目赤腫痛、頭暈嗜睡、偏頭痛、乳癰瘧疾。

42.第五會穴

位置:足第四跖趾關節後,第四、五跖骨之間,小指伸肌腱內側緣。

主治:足跗腫痛、腰痛、乳癰、頭痛耳鳴。

43.夏溪穴

位置:在第四和第五腳趾之間,腳趾蹼邊緣後面的紅色和白色邊界處。

主治:乳房膿腫、頭痛、耳鳴、耳聾、頭暈。

44.英尺-銀翹點

位置:腳第四趾外側,離腳趾甲角0.1寸。

主治:跗骨腫痛、脅痛、頭痛、耳鳴、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