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健身的三大自我保護措施是什麽?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健身對自己健康的好處。夏天天氣非常熱。毫無疑問,事半功倍的同時也要註意壹些問題。夏天健身的三大自我保護措施是什麽?
夏季健身的三大自我保護措施是什麽?1第壹,健身多選擇室內物品。
夏天,由於烈日的影響,很多戶外運動都不適合。室內運動更適合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室內遊泳是夏季最好的健身項目。遊泳不僅可以鍛煉全身,還可以降低夏天的熱度。
另外,溫泉、健美操、瑜伽、機械運動都是很好的室內運動健身項目。如果早晚陽光不是很強,壹些適度的戶外有氧運動,比如跑步、散步、網球、騎自行車等,對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
早上鍛煉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晚上健身有助於睡眠。另外,如果在戶外運動,最好戴上墨鏡和遮陽帽,塗上防曬霜防止紫外線的入侵,帶上清涼油和藿香正氣水(藥丸)預防中暑。
第二,運動30分鐘是合適的。
夏天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大量熱量。健身時如果不把握好運動時間,很容易導致血糖過低,抵抗力下降,嚴重的甚至會暈倒。所以夏天過度運動對身體不好。
所以建議妳夏天要減少運動量,盡量不要在陽光下做戶外運動。對於壹般人來說,每天堅持鍛煉30到45分鐘就足夠了,30分鐘是最佳鍛煉時間。對於願意減肥的人,運動時間可以延長到40分鐘左右。
第三,夏季補水要適量。
夏天氣溫高,能耗大。大量的運動會加速體內水分的流失。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最好在運動前半小時喝兩杯水。如果戶外運動超過半小時,壹定要帶壹瓶水,最好是生理鹽水或者可以補鹽的淡鹽水,但是註意不要喝太多的水。
溫馨提示:如果運動後大量飲水,不僅對血液循環系統和消化系統不好,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另外,多喝水會導致出汗更多,鹽分進壹步流失,容易導致抽搐、抽筋。
出汗是壹種正常的生理活動,但由於大量出汗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鈣血漿,因此,大量出汗而沒有及時補充相應的液體,會造成血液濃度和離子平衡失調,此時人體的運動能力明顯下降,肌肉無力,全身酸痛,頭暈目眩。
嚴重者可出現惡心、嘔吐甚至昏迷等癥狀,對於心血管系統慢性病變患者,後果更為嚴重。夏天可以選擇清晨或者傍晚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但是不能在陽光直射下進行健身活動。
在濕度大的環境下,汗液不易蒸發,散熱困難,出汗量增加。如果進行體育健身活動,更容易中暑。夏季應適當降低健身強度,適當控制持續時間,或進行間歇性健身活動,壹次鍛煉不宜持續時間過長。
健身活動中註意選擇合適的飲品。因為汗液中含有各種離子,不能只喝白開水。可以自己做運動飲料,在1000 ml的開水中加入6克鹽。
葡萄糖20克至40克(糖尿病患者可少加或不加糖)。綠豆湯、南瓜湯也有很好的防暑解渴作用。
運動過程中,也要註意喝水。要多次少量飲水,不要壹次大量飲水,也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飲料的溫度要適宜,不能太低,禁止運動後立即喝冰水或冷飲。在運動飲食中加入深綠色葉蔬菜,多喝蔬菜湯。
夏季健身的三大自我保護措施是什麽?2誤區壹:高溫運動減肥。
筆者註意到,壹些青少年喜歡在陽光下從事戶外運動,這樣確實可以出汗,達到減肥的效果,但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在高溫下從事大運動量的運動,很容易導致出汗過多、脫水、中暑等癥狀,嚴重的會讓人頭暈。
而且夏天早上11到下午4點陽光最強,會灼傷人的皮膚。
誤區二:健身後馬上洗澡。
剛健身完,人體急需釋放體內熱量,皮膚毛細血管相應擴張。如果馬上去洗冷水澡,皮膚會受到過冷的刺激,毛細血管會突然收縮,不利於身體散熱。
冷熱過度刺激也會使擴張的毛孔緊急閉合,人體免疫力下降,此時最容易有病菌入侵。
誤區三:運動後多喝水。
很多人都知道大量出汗後要馬上補水,但是補水太多容易,也是不合適的。因為,在大量運動後,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都需要休息,而此時大量的補水會給消化、血液循環等系統,尤其是心臟增加沈重的負擔。
同時,大量出汗後,補充礦泉水可以彌補隨汗液流失的微量元素。如果大量飲用純凈水,只會加劇人體礦物質的流失,容易引起抽筋、痙攣等癥狀。
誤解4:冷凍飲料有助於降溫和緩解夏季炎熱。
劇烈運動後,大量血液流向運動的肌肉和體表,而消化器官處於相對貧血狀態。此時喝冷凍飲品,會給腸胃帶來強烈刺激,容易誘發厭食、急性胃炎等疾病。
老年人在夏天鍛煉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
看到這種情況,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陸壹凡提醒廣大健身愛好者,夏季氣溫高,體能消耗大。盲目增加運動量容易造成脫水等傷害,大家要小心。
壹般來說,夏季運動應該從運動量小、時間短開始,讓身體逐漸適應炎熱的天氣。同時要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壹旦出現低血糖、頭暈等問題,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補充水分和能量。
運動強度盡量輕。
雖然壹般認為夏季運動應該像沙灘排球壹樣充滿活力,但實際上步行、遊泳、騎自行車等“輕”運動更適合。這些運動不會讓體力消耗過快,能“保護”大家的積極性,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也很“安全”。
而網球、籃球等活動量大的運動要適當減少。如果妳多年堅持某項運動,夏天也要減少強度。比如妳每天慢跑1小時,夏天40分鐘就夠了。保證運動量比春秋季少1/3最合適。
鍛煉時間要盡量寬松。
夏天的中午和下午,太陽很“毒”,溫度很高。這時候運動容易脫水,中暑。所以,陸壹凡提醒大家,要選擇在室內或者早晚氣溫較低的時候進行鍛煉。
另外,鍛煉時間要盡量“寬松”。
也就是說,如果可能的話,可以把整個鍛煉時間分散到壹天的各個時段:早上打太極拳,中午在室內打啞鈴、呼啦圈,晚上去遊泳或者健身路徑鍛煉,既能保證鍛煉效果,又不會讓身體過於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