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最近聽了壹個健康講座,發現家裏的早餐有很大問題。她覺得應該改變壹下,這樣家庭的健康才會更健康。
早餐常吃三種,吃多了也沒用。
第壹種是大米粥——劉的早餐。
在她看來,大米粥就是“滋補粥”,好吃,易消化,營養豐富。但經過知識普及,她了解到大米糊化度高對血糖不好,而且大部分是水分,營養少,不如糙米、小米、黑米等品種健康。
而且她經常吃鹹鴨蛋大米粥,鹹菜,香腸,剩菜。這些食物含有更多的鹽。長期食用可能會影響血壓,損害胃黏膜。盡量不要多吃。
但這並不意味著大米粥就壹定對身體有害,而是要學會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搭配。
比如老年人平時消化能力差,老年人可能會有血糖問題。這時候就要把粗糧細糧和大米雜豆混在壹起,這樣既不會太難消化,又對腸道有益。
比如年輕女性吃粥,可以在米飯中加入紅棗、紅豆改善貧血,或者加入蔬菜、枸杞、胡蘿蔔、腰果,幫助保護視力,管理體重,不用擔心發胖。
只要用對方法,科學煮粥,大米粥也能玩出花樣,對身體有很好的影響。
第二種是雞蛋白開水——老人早餐。
這位老人保持這個習慣已經很多年了。他說吃起來方便,能清熱去火,雞蛋容易吸收。每次喝下它們,他都覺得很舒服。其實這種做法有壹個缺點,就是不能完全殺死食物裏面的細菌。如果不只是白開水,可能沒有煮熟,裏面的酶會導致腹瀉。
所以,大家都不能省事。如果想吃蛋花湯,最好用鍋加熱。另外,如果老人膽固醇高,吃壹碗蛋花湯後盡量不要吃其他雞蛋,壹天壹個雞蛋為宜。
第三種是油炸食品——我兒子的早餐。
劉的兒子喜歡吃油條、雞蛋餅、春卷和煎餃等油膩的食物,他很胖。他的飲食習慣不太健康。壹大早吃這麽油膩容易惡心,也不利於消化。他可能整個早上都感到腹脹。另外,油膩的食物也容易沈積脂肪,產生血管垃圾,不建議多吃。
如果妳也喜歡吃這些早餐,那以後就要換著吃,防止對腸胃的傷害或者慢性病的風險。
健康飲食行為有五點要註意,都是老壹輩總結的,有壹定的道理。
“人是鐵,飯是鋼。”
有些大學生早上不上課睡懶覺,不吃早飯,然後就著午飯吃。時間長了可能會帶來兩個問題,壹是膽囊炎,二是腸胃功能減弱。不管妳有多累,妳都應該按時吃早餐。
“七分滿,三分養。”
想有個好胃,保養是壹回事,七分飽又是另壹回事。保養腸胃不是多吃有營養的食物,而是要適量進食,給腸胃休息的空間。每天吃7分飽,不要吃太多。
“飯後走百步,活到九十九。”
這句話不是讓妳壹吃飯就運動、走路,而是讓妳適時消耗攝入的能量。不要只是進進出出。如果妳懶於運動,時間長了就會變胖。所以飯後休息需要慢運動,對胃有壹定的按摩作用。
"飯前壹口湯勝過壹劑良藥。"
這是教妳吃飯的順序。它有很多優點。比如胃酸過多的人,吃飯容易燒心,喝點湯可以起到緩和的作用。比如肥胖的人,喝點湯後吃飯就不那麽餓了會有助於控制食欲。
“吃飯無字,睡覺無字。”
肚子老是咕咕叫,想放屁。可能是我吃飯的時候總是邊說邊玩。所以老壹輩的人說,我吃飯的時候不說話是很有道理的。此外,它還可以降低窒息和窒息的風險。還不如安靜的吃,慢慢的咽。
沒想到吃飯這麽講究。我真的學到了很多。希望看了文章的朋友對健康早餐有壹定的了解,知道少吃什麽,怎麽吃,養成健康的飲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