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玉米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不同的生長要求,如何合理管理?

玉米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不同的生長要求,如何合理管理?

玉米從播種到成熟,要經歷苗期、穗期、籽粒期三個生長階段。在此期間,根據玉米的生長發育規律和各生長階段的特點,采取水肥管理措施等人工科學管理,滿足玉米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壹、玉米苗期管理

1,玉米苗期管理要求

苗期玉米根系生長較快,莖葉生長較慢。苗木管理的重點是防止地上莖葉白長,促進根系生長發育。使玉米個體分布均勻,減少缺苗,達到完全出苗和培育壯苗的目的。

2.苗期管理措施

(1)檢查補種

玉米播種後出苗過程中,由於壹些因素,如發芽率低或種肥施用不當?燒苗?,或因露地播種、種芽幹燥、土壤雜草、地下病蟲害等。所以玉米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種提前準備好的預備苗。

移栽苗的適宜年齡為2~3葉。下午或陰天移栽有利於緩苗,提高補植苗成活率。移植的時候要帶壹個土體。如果土壤含水量低,可以水栽。另外,如果玉米苗短缺不是很嚴重,我們可以在小區裏留兩棵苗,然後再借苗移栽。

(2)苗木的間隔和固定

為了保證苗木的密植密度,需要根據種植的品種、土壤肥力、水肥條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在定苗前進行套種。

通過間苗和定苗,可以避免玉米苗的擁擠和遮蔭,節約土壤養分和水分,有利於培育壯苗。間苗、定苗時間以長3~4片葉為宜。這是因為玉米處於三葉期前後的中間。斷奶?在這個階段,需要良好的光照來為幼苗生長提供更多的養分。如果幼苗過於擁擠,就會出現對養分的爭奪,從而導致減產。

因為病苗、蟲咬苗、長勢弱的苗在中午暴曬後容易萎蔫,所以間苗、定苗的時間要在陽光充足的下午進行,便於識別和淘汰。間苗、定苗時,拔除病苗、弱苗、雜苗,留葉寬、根深、葉色深綠、生長堅實的苗。春旱嚴重、蟲害嚴重的地區,間伐時間可適當晚壹些。對於補種面積大的田塊,要盡早追肥?胖?促進補植苗的快速生長,使其盡快趕上壹級苗。

定苗後除草要結合中耕,打破土壤板結,促進根系發育,達到壯苗早苗的目的。

(3)、深松或鏟犁前。

鏟前深松或翻耕是促熟增產的主要措施。原壟作地塊地面較硬,不利於玉米根系的發育。鏟前深松或翻耕可促進根系發育,增加根重。而且能明顯提高地溫,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促進土壤有機質分解,增加土壤養分;如果遇到幹旱天氣,還可以切斷土壤毛細血管,減少水分蒸發,起到防旱保墑的作用。

在實際操作中,壹是要註意出苗前深松和出苗後深松的結合。壟形壹致時,可在出苗前松土,無壟或平畦可精準種植,防止出苗後松苗。二是要註意雨前深松和雨後深松的結合。平坦低窪地塊含水量好,下雨前可松土,丘陵幹旱地塊雨後可松土。

(4)苗期施肥

苗木肥料的施用應根據植物生長和土壤肥力來確定。如果長勢旺盛,可以不施肥。如果成苗後植株較弱,可以使用少量腐熟的人畜糞便和速效氮肥,但壹定不能過量,以防幼苗白長。

(5)、病蟲害防治

玉米苗期的主要目的是防治地下害蟲,如地老虎、紅蜘蛛、鼴鼠、蚜蟲、葉蟬等。

二、玉米穗期管理

1,玉米穗期管理要求

玉米的抽穗期是指拔節期至抽穗期。生長和發育的特點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齊頭並進。這個時期也使得對肥料和水分的需求處於玉米生長最快的時期。因此,在保證肥水需求的條件下,要協調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以保證中期的穩定增長。

2.玉米穗期管理措施

(1),分蘗

分蘗就是我們農民朋友常說的。拔節期前分蘗生長在玉米莖基部。分蘗數與品種特性和環境條件有關。當土壤肥沃,水肥充足,植株稀植早播時,分蘗多,生長快。

由於玉米分蘗形成晚於主莖,且不穗或雙穗小,應及時拔除,以免影響主莖的生長發育。飼用玉米具有分蘗結實的特性,應加以保存,以提高飼料產量和種子產量。

(2)、開溝取土。

開溝培土可以將雜草翻過來,另外可以提高地溫,增加玉米根部土層厚度,有利於氣生根的產生和延伸,可以有效防止玉米後期倒伏,有利於排灌。

(3)、及時追肥和灌水

穗期是形成大穗多粒的關鍵時期,應再施氮肥。玉米長到7-9片葉時,拔節肥應配合開溝施入,每畝尿素3-5公斤,追肥深度8-10 cm,防止肥料落入喇叭口灼傷玉米葉片。拔節肥施完後,要根據天氣變化和土壤墑情,及時給玉米澆水。第壹次澆水要澆得充分均勻,間隔12~15天澆第二次水。

抽穗前10~15天期間,即小喇叭至大喇叭期間,要攻堅穗肥,促進雌雄穗分化,實現多粒、大穗、高產。穗肥要根據苗情、土壤肥力、施用拔節肥來定。壹般每畝施碳銨15 ~ 20kg或尿素5 ~ 8kg。基肥施得少,土壤肥力不足,植株長勢不強,要早施多施。相反,它可以在較晚和不太合適的時候應用。

(4)葉面噴施肥料

在玉米生育中後期,為延長功能葉的生長發育,防止後期肥料流失,加速灌漿,增加粒重,促進早熟,可結合玉米生長情況,在葉片上噴施肥料。

(1)噴灑磷酸二氫鉀

玉米拔節期至抽穗期葉面噴施濃度為0.05~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起到增磷補鉀的作用。

(2)噴施鋅肥

播種時不施鋅肥,但玉米生長期間出現缺鋅癥狀,可噴施0.2%~0.3%硫酸鋅溶液或1%氨基酸鋅肥進行補充。

(3)、玉米健壯素

玉米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復合劑。被玉米葉片吸收後,能調節生理功能,使葉片直立,葉片變厚,葉片顏色變深,節間呈短柱狀健康,根系發達,氣生根多,發育加快,可使玉米增產20%左右。

玉米大喇叭口後迅速拔雄穗,將30毫升樂百氏素與15~20公斤水混合,噴灑在玉米植株上部葉片上。需要註意的是,不能與其他化肥農藥混用,以免農藥失效。

④噴施乙烯利。

乙烯利處理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降低,生育後期葉色深綠。延長葉片的功能期可以提高產量。藥劑濃度為800 ml/kg,噴施期葉齡指數為65,但壹定要控制用量,以免造成僵苗。

(4)、病蟲害防治

這壹時期的主要病蟲害是玉米螟,其次是蚜蟲、粘蟲和草地螟。

三、花糧期的管理

這個時期是指玉米從開花到成熟玉米的生長後期的管理。根、莖、葉的生長基本結束。此時植株主要處於開花授粉和結實灌漿的生殖生長階段。

1,花粒期管理要求

這壹時期的幹物質全部用於生殖生長,管理的關鍵是維持較大的光合面積,防止受精和早衰,保持莖稈綠色,維持根系旺盛的代謝活力,增強吸收肥水的能力,促進籽粒灌漿,爭取更多的粒重。

2.花粒期管理措施

(1),交錯閹割

去雄可以減少雄穗的養分消耗,滿足雌穗生長發育的養分需求,從而提高產量。去雄後的玉米石西光作物可以改善生育後期的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種子的形成,此外還可以減輕玉米螟的危害。

是在玉米雄穗剛拔完三分之壹,花粉還沒有散開的時候進行的。要把握好閹割的時機。太早或太晚都會對植物的生長不利。如果太早,很容易拔玉米的頂葉。太晚了,當花粉已經散去,它就失去了閹割效果。另外,去雄株數不能超過總數的壹半,以免花粉不足,影響授粉。

(2)水

玉米從開花到成熟的需水量占整個生育期的壹半以上,尤其是抽穗開花期,對水分非常敏感,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5%~80%為宜。在此期間,適時澆水對增加粒數、粒重和防止早衰有重要作用。所以,只要玉米植株保持綠色,就要及時澆水,保持田間濕潤,但要謹防澆水過多。

(3)補充施用花肥

施用花肥既能維持植物葉片的旺盛功能,又能防止玉米後期受精。根據玉米生長情況,如後期施肥,每畝可人工施速效氮肥5~10 kg,也可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

(4)、防止倒伏

倒伏多由植株密度過大、光照不足、根系發育不良、水肥管理不當、病蟲害等因素造成。中後期倒伏對產量影響不大,應盡量避免或減少。預防玉米倒伏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抗倒伏品種、合理密植、優化水肥管理、開溝培土、化控處理。

在了解玉米各個生長發育階段的特點後,要做好田間管理,為玉米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促進其生長發育,最終獲得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