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是健康的大敵。報告稱,缺乏鍛煉會使人的壽命縮短3-5年,患癌癥、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增加25%-50%。每天只需步行20分鐘,每年就能幫助37000人遠離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散步適合大多數人,每次20 ~ 30分鐘,每周2 ~ 3次。最好加快壹點,配合手臂擺動,拍打肩、胸、腹、腰等部位,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的作用。周迎春建議,還可以邊走邊逆時針搓腹,堅持“飯後用滾燙的手搓腹”,相信“能治百病”。
2.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肉。
根據世衛組織報告,遏制糖尿病和肥胖癥的上升趨勢可以降低過早死亡的風險,這主要與避免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有關。美國南加州大學的壹項研究發現,50歲左右的中年人每天攝入的熱量中有20%來自動物蛋白(主要是肉類或乳制品),他們死於癌癥或糖尿病的風險將增加4倍,未來18年死亡風險將增加近2倍,而攝入更多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的中年人沒有過早死亡的風險。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可以延緩煙酒和肥胖帶來的危害。歐洲的壹項研究發現,每天攝入水果和蔬菜超過569克的人,比攝入少於249克的人,早死風險降低10%,壽命延長1年以上。如果每天吃200克以上的水果和蔬菜,過早死亡的風險會下降6%。經常飲酒和吸煙的人,每天吃水果和蔬菜超過560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降低15%。
3.警惕盤子裏看不見的鹽
資料顯示,全球每年因高鹽飲食而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約為654.38+0.6萬。世衛組織建議,各國應通過政府幹預,將高血壓患者數量減少25%,將平均鹽攝入量減少30%。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入量為6克,但飲食中的隱形鹽也要註意。比如壹瓶醬油最低含鹽量在15%以上;100g味精中含鹽量為20.7g漢堡、薯條、方便面、罐頭、腌制食品也是收鹽大戶。奶酪、面包、餅幹等。發酵前需要塗鹽,少吃。
4.喝酒不要超過壹杯。
早在2006年,世衛組織就將中國列為酒精“重災區”,酒精導致的死亡率高於吸煙導致的死亡率。研究發現,60種疾病是由酒精中毒引起的,包括肝硬化和肝癌,這些疾病會導致過早死亡。春節快到了。周迎春建議,吃飯時,除非喝酒,否則不要喝酒,並事先想好壹個“禁酒詞”。即使他們喝酒,最好不要喝超過壹杯,更不用說空腹喝酒或“有壹口悶”。
5.每頓飯咀嚼20次。
以色列研究發現,胃口不好的老年人容易早逝。周迎春指出,中醫有句話“人以胃氣為本,脾胃內傷,百病皆因生”。胃不僅是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還參與調節全身幾乎所有器官的活動。建議中老年人定時定量進食,少食多餐,細嚼慢咽,每口至少咀嚼20次,減輕腸胃負擔。按摩足三裏(位於外膝下3寸,脛骨外約壹指處)也能改善脾胃功能。
6、經常笑出聲來
笑可以改變人體,提高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因此,邊肖的長壽良方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大聲笑出來,並將這種快樂傳遞給別人。
7.周末回歸自然
多去戶外,回歸自然,有助於提升心情和自信。經常接觸大自然的人較少生氣、沮喪和緊張。戶外散步和騎自行車等低強度有氧運動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快走、釣魚、劃船、種花種菜都是不錯的戶外運動。不要擔心妳住的地方附近沒有山或海洋。周末去當地的公園、植物園等“綠區”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8.每周花2小時熱情幫助他人。
研究發現,經常幫助朋友、親戚或鄰居的老年人比那些從不幫助別人的人感覺更幸福、更健康。7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參加100小時(每周僅2小時)的誌願活動,可以獲得多種健康益處,包括緩解抑郁、減肥、減少失眠、增強免疫力等。
9、多接觸動物
寵物給老人提供友誼和溫暖,讓老人有傾訴的對象,從而釋放壓力。與寵物接觸多的人,血壓、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可以保持穩定。除了貓和狗,在家裏建立壹個水族館,養壹只鸚鵡也很有幫助。如果妳不想在家裏養寵物,去動物園和水族館接觸小動物,去動物收容所做誌願者,或者經常遛鄰居的狗,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10,每天聽音樂
聽音樂有助於緩解焦慮,幫助睡眠,增強記憶力,促進傷口愈合,降低與壓力有關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從而增強免疫力。對於老年人來說,每天聽音樂還可以降低血壓,緩解關節炎疼痛,加速中風後的恢復,甚至可以抑制認知障礙的發展。音樂可以激發積極的情緒和態度,尤其是在清晨。選擇快節奏、悅耳的音樂,可以讓妳壹整天都保持好心情。
如果我們有以上五個好習慣,並且能夠自信的擁有壹個健康的身體,這並不難,那麽平時就要註意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多喝水,讓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對我們的健康很有幫助。可見,只有註重科學的養生方法,才能更加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