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情緒活動是五臟功能的外在表現。當情緒舒暢、精神愉悅、氣機順暢、氣血和諧、臟腑功能協調時,正氣旺盛。有了平和的體質,就可以抵禦內七情飲食的傷害,外六淫的傷害。
另壹方面,情誌衰竭,精神異常,臟腑氣血陰陽失調,就會造成體質偏頗,導致很多疾病。因此,根據自己的身體來調節自己的精神和情緒,是增進身體健康和養生的重要內容。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壹下不同偏頗體質的心理調節:
1.氣虛體質和陽虛體質
氣虛的人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膽小怕事,不願意冒險。要培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不要過度緊張,保持穩定平和的心態。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思慮導致氣滯,思慮過度傷脾;肺主全身之氣,悲則氣消,悲則肺悲,不宜過多考慮氣虛。
陽虛的人性格安靜內向,經常心情不好,容易悲傷。我們應該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情感、悲傷和恐懼。善於自我解嘲或與人傾訴,慷慨大方,以愉悅來排解悲傷。
2.陰虛體質和濕熱體質
陰虛和濕熱體質的人都易怒,外向好動,活潑,常心煩易怒。五誌過度易化火,情誌過度,或暗中耗陰耗血,或助火生熱,易加重陰虛濕熱質的偏頗。所以,要鎮定神經緩解情緒,學會正確對待喜與憂,苦與樂,保持穩定的心態。
3.氣滯體質與血瘀體質
氣滯的人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郁脆弱,敏感多疑。血瘀的人往往心煩意亂,急躁,健忘,或抑郁,抑郁,多疑。兩者都容易出現不健康的心態,有時無法參與正常的人際交往。
在情緒調節上,要培養樂觀情緒,精神愉悅會導致氣血暢通,營血循環,身體健康,有助於改善氣滯血瘀。
4.痰濕體質與特殊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性格溫和、穩重、謙恭、寬容。要適當增加社交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合理安排休閑度假,從而放松心情,調節活力,提高體質和健康水平。
特發性人是先天和遺傳因素造成的特殊體質,因其特質性,心理特征也有所不同。但多數特質人群由於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內向、敏感、偏執、焦慮、抑郁等心理反應,因此可酌情采取相應的心理保健措施。
對於那些經常處於抑郁狀態的人,可以采用向下調整的方法:
體質平和的個體,往往性格開朗樂觀,因為他們的臟腑陰陽氣血趨於平衡穩定。但精神刺激和情緒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精神狀態和情緒反應與內外環境等諸多因素有關。所以,為了防止平和中的情緒偏差,可以通過運動來維持情緒的健康和穩定。比如打球,爬山,跑步,太極拳,太極劍等。,能讓人精神飽滿,充滿活力。
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心性的修養,認為精神情緒的調節是養生之本。好的心態是需要練習的。變化隱藏在無聲的時間裏,習慣成為自然,量變導致質變。希望大家都能練就健康開朗的心情。讓陶濤醫生帶妳高品質生活!
如果妳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尋找”,謝謝!